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世界观察 > 世界人物
投稿

新时代·铁路榜样丨王中美:钢板之上绣“美”花

2023-07-25 10:43:29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人物档案

  王中美,中共党员,中国中铁工业九桥公司焊接试验室电焊工匠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东襟鄱湖浩淼,北枕长江滔滔。中国中铁工业九桥公司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滨江东路148号。

  这里,有这样一位“首席女焊将”。她入行二十二载,以20吨焊丝焊就了10万米焊缝,在朵朵焊花中淬炼工匠精神,践行铮铮誓言。

a4496189e6ed23afdcdb0a8f2dfef921.jpg

  60余座世界一流桥梁留下了她的坚实足迹,27项技术攻关、19项技术专利,填补了多项焊接工艺国内空白,在技术创新、攻坚克难中映照着她的如磐初心。

  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学徒到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技术能手……她就是手握焊枪在钢板之上“绣花”的王中美。

女承父业,两代人的大桥接力赛

  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城市交通的纽带。但对于王中美来说,桥是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

  “每次有机会路过自己参建的桥,感觉既踏实又幸福。”平时,工作生活在九江的王中美时常会到九江长江大桥边上走一走。因为她的电焊梦是从这里起航。

  1973年12月,王中美的父亲王全亮主动请缨,成为建设九江长江大桥的第一代电焊工。

  江水滔滔,一望无垠。1981年,王中美在静谧古朴的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出生。母亲带着王中美过着与父亲分隔两地的生活。尽管只是一江之隔,但一家人却难得团聚。站在江边守望着父亲的归来,占据了她对父亲的记忆。

  1993年1月16日,历时20年建设,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通车。父母早早带着她来到通车典礼现场,这一天成为王中美终生难忘的日子。父亲一改往日满头灰土的模样,容光焕发,精气神十足。

  整个桥面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站在大桥上,父亲笑容满面,自豪感溢于言表:“以后呀,再也不用等渡船了!今后,我们国家还会建更多、更长、更好的桥,跨江的、跨海的,有可能还会到国外建大桥!”

e07af4478d6823ea869067b6b5c6cae2.jpg

  望着横卧江面的大桥和神采奕奕的父亲,在那一瞬间,王中美觉得父亲特别伟岸。这一刻起,一朵朵跳跃的焊花在12岁的王中美脑中掀起了“燎原之势”,用焊枪捍卫大国重器的梦想也悄悄埋进了心间。

  “大桥开通不久后的一天,天还没亮,父母推着自行车带着我从江对岸出发,中午走到江这边,我吃了两个萝卜包子……”时过境迁,王中美回忆起来依旧热泪盈眶。

  2001年,20岁的王中美走出校门,毅然选择接过父亲手中的焊枪,继承父亲的电焊事业,成为一名电焊工,一干就是22年。

  刚开始,王中美印象还停留在与焊花初遇的场景:“焊花飞溅犹如绚烂烟花,分外美好。”然而,当自己拿起焊枪、头戴安全帽、穿上电焊服,站在焊花的背后,她体会到的却是不一样的风景,一切都变得不再那么美好。“拿开面罩多看了几眼弧光,眼睛就肿成一条缝,眼泪止不住地流,整张脸也开始起皮。虎口麻、胳膊疼、眼睛酸……”王中美说。

  “我自从当上电焊工,皮肤就变得很粗糙。我没有留过长指甲,也很少穿高跟鞋,辛苦工作一天,腰部就像箍了一块铁板。放下焊枪,舒展一下身体,抬头看一眼蓝天白云,看一眼红花绿草,就是最幸福的事。”她回忆起那段苦中带甜的日子。

99b09fe0890ffe230b4c59d484e6eb1a.jpg

  当梦想照进现实,王中美深切体会到焊花绽放背后的艰辛,也更能读懂父亲不舍昼夜的坚守与选择。

  2015年,中国中铁工业九桥公司再次成功中标九江长江大桥加固改造工程。王中美有幸参与其中,父女俩以这种方式与大桥再续前缘。

初心不改,在勤奋与坚守中成长

  狭窄的作业空间、僵立的持枪姿势、焊接时的熏烤、弥漫的粉尘……同期进厂干电焊的几位女工先后转行,王中美也曾有过动摇的念头。但一想到自己亲手焊接的大桥能够横跨祖国的江河湖海、崇山峻岭,为人民出行带来便利,不服输的王中美顶住压力、稳住内心,倔强地坚持下来。

  那个时候,父亲对她说:“你不只是简单的烧电焊,你是在捍卫一座大桥的生命,是在见证祖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岗位也许平凡,但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王中美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底,苦练焊接手法,钻研焊接技术。为了尽快掌握焊接技术,她白天认真观察师傅的操作手法,领会“一招一式”,对各种施焊要领一一牢记、反复琢磨,下功夫把施焊的站位、角度、手法钻研了个透。下了班,她找个角落练习,晚上就连做梦都在苦练焊接基本功。

  慢慢地,王中美的焊缝越来越均匀、成型越来越漂亮。她焊接的产品一次性探伤合格率达到99%,成了名副其实的“免检王”。

8db1104caa57496c240494eddce6654b.jpg

  2004年,中国中铁工业九桥公司承接港深西部通道后海湾大桥钢箱梁的制造任务。该桥设计及监理均为英国的公司,钢箱梁材质采用英国的一套标准,制造采用英国标准和香港规范,对焊接的要求与国内不尽相同。英国公司规定所有参与焊接施工的人员必须先通过外籍监理和业主代表组织的焊接考试。

  在师傅的支持下,23岁的王中美报了名。她对大桥所涉及的焊接工艺仔细研究琢磨,反复操练,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师傅和工友请教。

  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监考下,王中美以焊接细腻有创意,在业务比武中胜出。

  被选中参与港深西部通道后海湾大桥钢箱梁的施焊作业后,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的王中美对世界有关电焊标准和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掌握。在项目结束时,她满载而归,焊接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9fc2c3e23fa760489623be46538c27fe.jpg

  2010年,中国中铁工业九桥公司承接了3.6万吨合福高铁铜陵长江大桥钢梁制造任务。该项目任务重、工期紧,对焊接要求特别高,急需人员驰援。王中美得知后主动请缨,带领6名女子电焊突击队队员从九江紧急赶赴铜陵工地。

  时值盛夏,似火的骄阳炙烤着大地。人们在室内都觉得暑热难耐,王中美却需要戴着口罩站在密闭的箱体里进行焊接。

  在这样一个酷热的“蒸笼”内,王中美常常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而且专挑难的施焊部位,易操作的施焊部位都安排给工友完成。

99630033663bf3660266b5fc4d5e1d8e.jpg

  有一次为了保工期,连续作业好几天后的她晕倒在现场。工友们实在不忍心,劝她好好休息几天,可她在工地宿舍休息了一天,又回到了现场。

  她说:“我是工班长,我的离开会影响大家的士气,这样下去会耽误工期。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就这样,还未恢复体力的她又重新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一个月后,工程项目如期完工,并全部一次性验收合格。

倾囊相授,为年轻人照亮前行的路

  “一个人再能干,力量也是有限的,整个团队的能量是无穷的。”王中美说。如今,她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更多年轻人。

  2013年,女子电焊突击队领头人的接力棒光荣地递交到了王中美手中。

  说起这支以女子为主力的焊接队伍,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10年来,在王中美的带领下,女子电焊突击队屡次在桥梁施焊攻坚中大显身手,出现在一座座国内外知名桥梁建设现场,累计完成焊缝长度超100万米。

  王中美不仅要求自己焊接的成品全部合格,而且严格要求女子电焊突击队队员完成的产品一次性探伤合格率达到99%以上。她要让团队焊接的成品成为驻厂代表、监理眼中的“免检产品”。

38f93080ad6085f98e7e46244f1cff4d.jpg

  在进行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整体节点钢梁焊接工作时,面对高温、工位空间狭小、箱体底板温度超过60摄氏度,且焊接中途不能停止,否则会引起箱梁整体变形的情况,王中美带领女子电焊突击队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在工期内高质量完成了任务。

  火花四溅伴着大汗淋漓,汗水把衣服全部浸湿,双脚被烫得难以忍受,整个团队却没有一个队员退缩。心细的王中美捡来木板给大家垫在脚下隔开发烫的钢板,并不断鼓励队员们一鼓作气、认真对待每一条焊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硬是咬牙坚持下来了,保证了工期进度,保证了焊接质量。

  焊接工作对女性的皮肤、体能是很大的挑战,但王中美总是很自信:“我们女同志的优势是体格小,比男同志更灵活、更细心,耐力也更好,焊缝成型美观、质量稳定。经过多年的磨炼,现在几十公斤重的焊材,我们照样能扛动。”

  面对徒弟在业务上的困惑,王中美语重心长,言传身教:“只要手里的焊枪拿起来,就要对每一条焊缝负责。”“焊接时不要有太多想法,心要静。”只要有她在,大家心里就有底。

484f322c0fcc7b29c4b2b839af2d8667.jpg

  在她的帮助和影响下,一批批年轻人脱颖而出。现在,女子电焊突击队队员个个都是焊接能手,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这支队伍也成了公司最能啃硬骨头的“尖刀连”,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

  2015年,中国中铁工业九桥公司成立“王中美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王中美围绕施工现场技术难点和热点,先后组织开展了20多次材质试验和焊接攻关活动,取得了27项技术攻关成果、19项创新成果,开展面向一线员工的技能培训、考试等活动5000多人次,不仅为企业培养出大批优秀电焊工,而且为九江市各大职业高校、工业园区企业培养了人才。

82ed7cfc849e95e401583b2192dc491c.jpg

  焊花在王中美身上留下了累累的印记,也留下了熠熠的勋章。

  从女承父业的“新手小白”到技术一流的“免检王”,从基层一线电焊工人到全国技术能手……如今,王中美已经是公司的“首席电焊工”和电焊高级技师,可她却并不满足,依然沉浸在攻克新材质、新工艺、新工法的世界里乐此不疲。

  走出一线车间的王中美,又在思考着“大国工匠”的传承问题。她说:“作为一名技术工人,今后我会继续执着钻研、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为这一领域培养出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焊接人才。”

工作服上火花飞溅的痕迹

诉说着一名电焊工的艰辛

正是始终坚守这一初心

王中美从普通焊接工人

逐步成长为工匠技师

22年不懈奋斗

在钢铁与火花中谱写了

一名产业工人对

中国桥梁建造事业的执着追求

文字:陈梦竹

图片:中国中铁工业九桥公司提供

ec8e7a34c2c34eb05c02b1018df073f0.jpg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人民声音 关注行业焦点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new/8504.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