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300秒纵览奋进四川新画卷”。
感悟奋斗历程,记录时代巨变。
为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根据省委统一部署,今天,“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中央驻川媒体、四川主流媒体将陆续深入全省各地,以生动的笔触、隽永的画面、新颖的技术、精彩的镜头,全景聚焦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生动实践,共同讲好高质量发展的四川故事。
回望来时路,四川发展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为全国大局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有哪些精彩瞬间和特色亮点成为了全省人民为之自豪的共同记忆?阔步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四川故事,又将演绎出怎样的时代新篇?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
万山磅礴,东风浩荡。
沿着新时代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方位奋勇前进,四川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交出了一份了不起的答卷。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关乎全局和长远的谋篇布局,引领四川爬坡上坎。
经济总量连跨两个万亿台阶,今日四川,高质量发展引擎轰鸣、动能强劲。
2022年2月,四川紫宸科技20万吨负极和石墨一体化项目开工;
2022年3月,金地威新人工智能创新基地项目开工;
2022年3月,成雅高速复线——天府新区至邛崃高速全面开工;
2022年3月,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在蓉揭牌;
2022年3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建;
2022年4月,成昆铁路复线最难隧道吉新隧道顺利贯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将四川带进了更加宏大的发展空间。
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服务业乘势而上,四川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更加稳固。
2018年11月,“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专题会议;
2019年9月,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会议;
2020年6月,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大会。
北斗导航、嫦娥飞天、“人造太阳”、超算中心……一大批“国之重器”,烙下了鲜明的“四川印记”。
川藏铁路建设全面开工,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正式投产……超级工程凝聚四川精神,饱含四川贡献。
天府国际机场通航,成自宜、成南达万高铁加速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沿江“三大班列”战略衔接,“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奠定四川全国交通“第四极”枢纽地位。
下足“绣花功夫”,梦圆小康,我们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疫情常态化防控慎终如始,森林草原防灭火军令如山,我们越是艰险越向前。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天府中央法务区”走在全国前列。
九寨沟“补妆”归来,三星堆考古“上新”。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绿色“交响曲”响彻巴蜀大地。
立潮头之上,方见大河奔涌;于高山之巅,更觉长风浩荡。行走巴山蜀水间,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壮阔画卷,我们一同见证、记录!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踔厉奋发新时代,治蜀兴川再跨越!
让我们一起为时代喝彩、为四川点赞!
“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主题采访活动今日启动
为做好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宣传报道工作,根据省委统一部署,“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主题采访活动4月7日正式启动。
本次主题采访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将围绕多个重点做好宣传报道。大力宣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是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走过的不凡历程,立体呈现新时代治蜀兴川取得的显著成就;大力宣传我省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5+ 1”现代工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和“4+6”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成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加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展示省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历史性变革;大力宣传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着力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生动展现巴蜀大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即日起,省内各级各类媒体将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重要新媒体平台开设“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栏题,全面拉开喜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宣传工作序幕。同时,各媒体将推出市州巡礼报道和专题宣传报道,聚焦干支联动发展格局,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生态环境等主题,上下联动、同步发力、同频共振。
活动启动后,中央驻川媒体、四川主流媒体将兵分数路前往我省各地,通过蹲点采访、行进式报道等方式,发挥各自特色优势,选派精干力量,探索新路径、尝试新办法、用好新平台,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小故事反映大变化,以小视角折射大时代,用生动鲜活的群众话语,力争报道出新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