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世界观察 > 全球零距离
投稿

向蓝盔人员致敬 | 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

2022-05-29 09:59:54 来源: 联合国公众号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图片


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


今天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今年的主题是:人民、和平、进步:伙伴关系的力量(People. Peace. Progress. The Power of Partnerships)。


在这一天,我们向所有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事业作出宝贵贡献的军警人员和文职人员致敬,并纪念自1948年以来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因公殉职的4200余名维和人员。

点此展开

古特雷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视频致辞

今天,我们向1948年以来担任过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的百万余名男女表示敬意。


我们缅怀在和平事业中献出生命的近4200名男女英雄。


我们重温一个古老的真理:对和平绝不可想当然。


和平是赢来的成果。


我们深深感谢目前在联合国旗帜下服务的87000名文职人员、警察和军事人员,他们在帮助全世界实现和平这一成果。


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维和人员的暴力行为不断增多,使他们的工作更加危险。大流行病疫情带来种种限制,使他们的工作更加艰难。但是,联合国维和人员作为和平伙伴一如既往地表现出色。


今年,我们着重弘扬伙伴关系的力量。


我们深知,当各国政府和各个社会携手合作,力求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建立非暴力文化并保护最脆弱人群时,方为赢得和平之时。


在全球各地,联合国维和人员与会员国、民间社会、人道主义者、媒体、他们所服务的社区以及许多其他方面合作,推动和平,保护平民,促进人权和法治,并改善千千万万人民的生活。


今天和每一天,我们都赞颂他们无私奉献,帮助各个社会摆脱冲突,为所有人争取一个更和平、更繁荣的未来。


我们永远感激他们。图片

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通过57/129号决议,将5月29日确定为“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1948年的这一天,联合国第一个维和特派团,即“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开始在巴勒斯坦行动。

此后,共有超过100万男女维和人员先后参与了7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直接影响了数以百万计人的生活,挽救了不计其数的生命。目前,联合国维持和平在12项维和行动中部署了超过8.7万名军警和文职人员。

联合国维和人员来自各行各业,拥有多元的文化背景,越来越多的成员国向联合国输送维和人员。但在联合国的旗帜下服务时,他们都投身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这项共同的事业。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保护弱势群体,并为努力从冲突转向和平的国家提供支持。

图片

© 联合国图片 | 在西非国家执行任务期间,部署在利比里亚的中国建制警察部队的女警察们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们进行远程巡逻,为当地警察提供指导,并向当地社区进行了广泛宣传。

隆重表彰维和人员的服务和牺牲

2022年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纪念仪式于日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联合国向在世界上一些最危险的地方服务的男女维和人员致敬。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首先向纽约总部的维和人员纪念碑敬献了花圈,向在过去70年中牺牲的4200多名蓝盔人员致敬。 他还向去年牺牲的117名维和人员致以敬意。 

他说:“我们倒下的同事来自42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背景, 但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团结在一起——这就是和平。”  

“我向他们的家人表示最深切的慰问。他们将永驻我们心间。” 

图片

© 联合国图片 | 古特雷斯(左)在2022年联合国维和人员国际日之际献花圈。

保护最脆弱的人 

古特雷斯表示,他为联合国维和人员在面临“巨大且日益严峻的挑战”下所做的工作而感到自豪,这些挑战包括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安全局势恶化、恐怖袭击的威胁以及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激增引发的暴力。 

他说:“他们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不知疲倦地工作。他们适应当地迅速变化的情况。他们不断创新以保护最弱势群体——同时代表我们多元化的全球社区。他们推进了最伟大的使命——和平。” 

图片

© 联合国图片 | 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指挥官视察位于戈兰高地的哨卡。

付出最高的代价 

然而,可悲的是,有时维和人员可能永远再也不能回家,例如本周获得联合国维和行动最高奖项、来自乍得的阿卜杜拉扎克·哈米特·巴哈尔上尉。 

2021年4月,34岁的阿卜杜拉扎克上尉在马里东北部对武装恐怖分子的一次勇敢反击中丧生。 

在今天的纪念活动中,阿卜杜拉扎克上尉的父亲代表他接受了秘书长追授的“姆巴伊·迪亚涅上尉非凡勇气勋章”。 

这一勋章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姆巴伊·迪亚涅上尉,他于 1994 年在卢旺达执行维和任务时拯救了数百人的生命,后来在一次行动中牺牲。

古特雷斯向阿卜杜拉扎克上尉的亲属表示:“请记住,您们所深爱的儿子和兄弟将永远被铭记。他在联合国大家庭、乍得国内和世界各地激励着我们。”  

古特雷斯还对乍得政府对联合国马里特派团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说,乍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多年来有74名维和人员献出了生命。

图片

© Courtesy Lieutenant-Colonel Chahata Ali Mahamat | 阿卜杜拉扎克上尉(中)被部署在马里东北部的阿盖洛克超级营地。这个营地遭到武装恐怖组织的袭击。

性别倡导者获殊荣

来自津巴布韦的温妮特·扎拉雷少校荣获了年度军队性别平等倡导人奖。 

扎拉雷少校曾在南苏丹特派团担任军事观察员,她是一位性别平等的坚定拥护者,倡导承认妇女作为决策者和领导者的作用。 

古特雷斯表示,扎拉雷少校呼吁在她自己的队伍中,以及在当地军队和东道社区内实现性别平等。 

古特雷斯同时强调了女性维和人员如何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不仅帮助联合国更包容、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而且还拯救并改变了生命。 

他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断努力增加和平行动中的女性人数——无论是军队、警察还是文职人员——并在各地实现性别平等。”  

图片

© 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图片 | 在南苏丹鲁布科纳发生针对拾柴妇女的性暴力和基于性别的暴力事件后,艾琳·威尔逊·穆罗上尉和温妮特·扎拉雷少校(右二)与当地妇女联系,讨论制止虐待的方法。

专访西撒特派团中国籍维和人员袁丽芳

袁丽芳是中国派往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简称西撒特派团)的一位军事观察员。西撒特派团共有11名来自中国的维和人员。作为西撒特派团成员,她在有领土争议的西撒哈拉地区进行观察和监督。

图片

© 西撒特派团图片 | 袁丽芳在巡逻途中。

袁丽芳表示:“作为军事观察员,我们每天日常的工作包括驾车巡逻、准备各个部门的日常报告、值班,还有一些专业的训练以及车辆维护保养等等。

袁丽芳到任已经有四个月的时间。谈到个人安全问题时,袁丽芳表现出维和人员特有的淡定和自信。

袁丽芳:“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巡逻,也有一些老的队员和其他国家的一些有经验的伙伴跟我们进行介绍和交流,慢慢的我们就习惯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要注意观察,因为西撒特派团处于一个沙漠地带,有的时候如果是雷区的话,经过风吹,里面可能会有一些移动。所以在巡逻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需要用眼睛去巡逻、去观察。有些地方你就要谨慎,比如说发现有一些不明爆炸物,或者是曾经的雷区现在有了一些变化,以前的标志有了些变化,就要重新进行标定,而且要做一个报告上交。联合国也有固定的地雷专门工作人员,他们会定期在我们的巡逻路线进行勘测,所以只要是他们勘测过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安全的。”

图片

© 西撒特派团图片 | 袁丽芳在巡逻途中标定不明未爆物。

袁丽芳:“我们在沙漠里,水非常稀缺。生活方面,我们主要是依靠打的井里的水,然后经过基本净化一次,作为我们的生活用水,用于卫浴、淋浴等。但是这个水需要过滤,而且这里的水碱性非常高。所以来到这里,特别是很多女观察员都发现自己发量在减少,头发在变化。

“吃饭和饮用水都是靠直升机给我们送来的补给瓶装水。在我们观察员队里面,定期会送来一些食物的补给,都会通过直升机送过来,但是并没有人帮我们运送,所有的观察员都必须把它从直升机上搬下来,然后开车运回自己队里,再分批、分类地码放在不同的仓库里面。所以隔一段时间我们都要有大量的搬运任务。

“还有一个就是天气。我来的时候应该还是属于相对冬季吧,风特别大。我们出去外出巡逻的话,基本上就是帽子、眼镜、口罩或者是纱巾,都要围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露在外面的,要不然就会吃上一嘴的沙子,非常难受。现在这个季节,风相对要小一点,但是现在气温非常高。现在的最高气温已经到了四十度,听老的观察员们说,到七、八月份的时候,最高温度达到五十多度。”

图片

© 西撒特派团图片 | 袁丽芳所在的观察员队驻扎在沙漠中间,远离城市,艰苦的生活条件对习惯了现代生活方式的人们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袁丽芳非常喜欢西撒特派团的工作氛围。她认为:来自各个国家的军事观察员一起工作时,不仅工作乐趣多,而且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袁丽芳:“我现在工作的这个队有十三人,我们队里有墨西哥、洪都拉斯、马来西亚、刚果、尼日利亚、孟加拉、还有巴基斯坦和匈牙利的。我们交流都是用英文。大家有的时候也可以互相学习一些简单的队友国家的语言,比如说问好之类的。环境特别的友好!

“我觉得我非常幸运。我觉得这种体验特别特殊,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它能够增加目前工作的宽度和自己的视野。在这里,视野得到非常大的扩展,对一些以前模糊不清的内容,在这里能够得到认证和确认。如果有机会,我觉得我还是非常愿意去申请下一个维和任务,到另一个任务区去体验一下。

图片

© 西撒特派团图片 | 袁丽芳及其战友为离队队员举行欢送仪式。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new/4480.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