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世界财经 > 每日财经要闻
投稿

2023经济年报与新兴产业有关的三个数据让你知晓

2024-01-18 15:50:44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全年经济数据。从2023中国经济“成绩单”上可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新动能已经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我国持续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中国经济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不断发展壮大。

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


2023年,我国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提升,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4.0%、30.3%、28.5%。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记者表示,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品产量的高速增长,反映出多个重要趋势。首先是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和低碳环保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太阳能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环保的代表性产品,其快速增长正顺应了这一全球趋势。其次是科技创新的有力推动,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更降低了生产成本,让这些高科技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规模化生产。再者是市场需求的持续拉动,人们从生活水平到消费观念都在迭代升级,对高品质、高性能的科技产品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些高科技产品不仅提升了人们生活品质,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使之越来越便捷高效,并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与活力。

ad9a7e78c8d3e47e74a5c9cb44ec6095.jpg

近年来,借助产学研和市场应用的先发优势,深圳的低空经济产业已然振翅高飞,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图为美团送餐无人机穿行在深圳市后海片区的楼宇之间。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赛道上,形成了一批具有全产业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对推动工业稳定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升至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从外贸新动能来看,“新三样”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23年我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全年出口177.3万辆,增长67.1%。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已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量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达80%以上。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2.9%,占出口总值的58.6%。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增长了29.9%。实际上,这些产业的发展都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说明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进度条”正加速更新,推动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6%


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我们从数据中看到,2023年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速最快,占比最大。

服务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还是推动新经济、新动能加速成长的“孵化器”。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日趋活跃,我国服务业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向着高质量发展转变。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主任、研究员洪群联看来,2023年服务业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增长快,加速恢复势头良好;后劲足,有效投资落地见效;功能强,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洪群联告诉记者,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9%,高于全部服务业增速6.1个百分点,较2022年提高2.8个百分点。2023年1-11月,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8%,较2022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这说明高技术服务业正在加速恢复快速增长势头。

同时,2023年,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4%,虽然较上年小幅回落0.7个百分点,但高于2023年全部投资增速8.4个百分点。2022年,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个百分点,这说明了在2023年投资总体减弱的形势下,高技术服务业保持相对较快的投资增长,有力支撑了整个投资大盘。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速高达31.8%、29.2%,表明市场信心明显改善,为2024年高技术服务业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d619e87ad6df0dbd9317d5b9b55ee289.jpg

图为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的机器人展品。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此外,高技术服务业对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提高发展质量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重要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稳步提高,离不开研发设计、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的有力支撑。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8539.9亿元,同比增长75.4%。

目前,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界限日趋模糊,两者实现深度融合的速度加快。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制造服务化与服务制造化加速推进。在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高丹看来,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控制系统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以及工业领域的“中枢神经”,成为增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谈及软件发展趋势,她认为生产控制类软件产品规模将迎来增长。随着产业数字化进程逐步推进,叠加开源生态不断完善,2023-2025年,中国工控系统软件复合增长率将达14.9%,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元,其中MES、DCS、SCADA和SIS等主要产品市场规模将连年增长。

除了与制造业的紧密联系,服务业也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行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服务业增长将继续成为带动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之一。与此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产生许多全新的岗位需求,也有利于扩大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


2023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11.4%。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4%、14.5%、11.1%;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1.8%、29.2%。

在朱克力看来,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充分说明资本对高技术产业的青睐和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这种信心源于高技术产业所具备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市场竞争力等特点,这些特点使高技术产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优于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快速发展。

从投资结构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增长均十分显著。朱克力认为,在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增长尤为突出,这些领域都是当前科技创新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其快速发展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制造业正在加快结构体系升级、技术路径创新、发展模式优化,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2023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脚步加快,企业更加重视数字化。据赛迪顾问研究数据显示,在政策引导、龙头企业积极部署及行业内在转型需求的三大驱动因素影响下,中国数字化转型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字化转型支出规模达2.3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9万亿元。

8a7c4789a2fbe2b7be7a45b2d9423dbd.jpg

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金融中心一期项目建造采用智能集成“空中造楼机”,提高了高层建筑施工的机械化、智能化及绿色施工水平,让“高空作业”变为“室内施工”,施工效能提升约20%。图为项目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2023年,我们对高科技、高研发投入、高成长性的企业更加包容。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8142亿元、净利润1596.89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2%、3%。在集群布局、规模扩大、水平提升上持续发力,多部门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企业在优布局、上规模、提水平上持续发力。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当前,我国还处在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依然较多。对于2024年的中国经济走势,康义表示,我们面临的机遇要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在不断积累增多。2024年的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杜壮

fa9ac7ff0ed0478b0306f12d80f66755.jpg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人民声音 关注行业焦点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caijing/10329.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