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世界文化 > 走读历史
投稿

中国“红”的宣汉部分史册

2023-10-26 13:31:24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图片

图片

宣汉的“红”

关于爱,你能想到最炽热的颜色是什么?那一定是中国红!中国红是党和国家最鲜亮的底色,是刻进我们DNA里最鲜艳的基色,是我们永怀赤子之心最鲜明的本色。

b3ff7db45f1a3db08c72354157aca23d.jpg

 红是红军的红,是五星红旗的红,是革命者热血的红。宣汉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浸染的红土地,曾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红四方面军的壮大作出重大贡献。


红色摇篮


图片

1887年6月10日出生于宣汉县清溪场王家坝的王维舟,青年时期追求革命真理,1920年5月奔赴上海,经朝鲜共产党员金笠和李某二人介绍,加入朝鲜共产党上海支部。1945年4月党的七大前夕,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王维舟是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还没有成立中国共产党,他就是共产党员了。”

a9fcde5fd99e9291aa24b2f18e2b3ecf.jpg

 1923年春,王维舟回到故乡清溪场,为传播马列主义理论、唤醒大巴山民众,创办了新群女子高等小学校和宏文校。是年秋,在宏文校木鱼山召开秘密会议,成立清溪场共产主义小组,这是川东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员先后有周伯仕、冉雨生、冉海舫、宋更新等十余人。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使一大批忧国忧民的进步师生和青年农民从此踏上革命征途。

 1927年1月,王维舟奔赴革命中心武汉,在此转入中国共产党。8月,王维舟返乡。中旬,在中共川东特委的领导下,中共宣汉小组建立,这是宣汉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组织。10月中旬,根据中共四川临时省委规定,中共宣汉小组扩建为中共宣汉特别支部。1929年春,中共宣汉县委成立。

98ebcd68b605d54248894b48cce70fb6.jpg

1929年4月27日,王维舟、李家俊领导川东游击军第一路军在固军坝起义,率先在川东地区打响工农武装斗争的第一枪。1930年1月,这支游击队伍被中共四川省委命名为“四川省工农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因敌我力量悬殊、装备奇缺,第一路游击队最终失败,500多名宣汉儿女血洒故土。

e4d5709b87b5b9a882aa062efd740bf7.jpg

 1930年7月,王维舟按中共四川省委指示赴梁平组建四川工农红军第三路游击队。面对“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命令,任副总指挥的王维舟提出“离乡起义条件不成熟、应接受第一次东征的教训、不宜远征”的正确意见,但未引起省委代表的重视,8月上旬,第三路游击队东进湖北,在石柱惨遭失败。

a81f285ea75c79c7b531419230d9fd2a.jpg

 1931年5月28日,王维舟重组川东游击军,任中共川东军委书记兼游击军总指挥。王维舟将分布在梁平、达县、开江、宣汉的游击军整编为3个支队,以宣汉芭蕉、峡口为中心,东起梁平虎城、百里漕,南抵达县南岳、大树、万家,西至平昌泥龙、笔山,北迄城口、万源,建立起方圆300余里的革命根据地,为策应红四方面军入川打下坚实的地理、物资、经济和群众基础。

c76e78efce9eb209a402ee0660782a69.jpg

 宣汉是川东游击军主战场,是“扩红”大本营,是“补给”重点县,是红色革命摇篮。在全省近70次武装起义中,川东游击军是最成功、最强大的一支红军游击队。1942年朱德总司令评价:“维舟同志在川东北发动游击战争……有这样一批本地游击队伍,才使入川的红四方面军能迅速扩大起来。”


红军入宣


图片

1932年10月中旬,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西征转战,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12月18日,这是红军入川的日子,历时两月,转战三千里,1.4万多名红军官兵进抵川北通江县两河口,创建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的川陕苏区。

cf48279f5173b8ce07ecb488a4f1ef42.jpg

 1933年10月16日,红四方面军发起“宣达战役”,红四军、红九军、红三十军分头向预定地点推进。10月17日,这是红军入宣的日子,红三十军268团先头部队进占马渡关。19日红九军解放宣汉城,20日红三十军解放达县城,21日红四军解放万源城,30日宣汉全境解放。“宣达战役”历时10余天,取得大捷、战果丰厚。

c2366304925024b8a11c8693364a44c0.jpg

 10月下旬,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川东游击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11月2日,在县城西门操场召开大会庆祝宣汉解放暨红三十三军成立,王维舟任军长。宣汉人民自发编唱歌谣,歌颂川东游击军和红三十三军:“宣汉有个王维舟,领导干人(方言:穷人)杀瘟牛(指刘存厚)。杀了瘟牛炖汤锅,老蒋(指蒋介石)哭得泪长流。”

5dd516d67092169703003735cc69fd48.jpg

 红军热爱人民,人民踊跃参军。宣汉儿女参加红军的场面极为壮观。“上前线去!”“当红军去!”红军每到一地,成百上千的人争着报名。到处是母送儿、妻送郎、亲朋互送、父子兄妹齐上阵的感人场面,宣汉被称为“红军之乡”当之无愧!

03b663696df32ce26ad649eaafa2fd16.jpg

 红三十三军一成立就投入反敌“六路围攻”主战场,在西起广元、东迄城口的千里弧形线上,肩负着东线200余里的防御任务,与第五路、第六路围剿之敌展开殊死拼杀。在宣汉境内,打响“杨柳关阻击战”“血战峰城”“激战马渡关”等10余次重大战斗、100余次小规模战斗,经红三十三军奋起反击,歼敌1万余人。

76e44e02eee62bfe81923c2b24f3b991.jpg

红四军、红九军、红三十军、红三十一军在宣汉境内打响“马鞍山反击战”“插旗山战斗”“圣墩寺战役”等20余次重大战斗,红军英勇作战,毙、伤敌官兵2万余人,缴获大批枪弹和财物。先后在马渡关、县城、毛坝等地设立师部、政治部、医院及革命法庭。

8ef979e0226b41032314767bb18354b8.jpg

 1934年3月,县内红军陆续撤离。1935年初,红三十三军随主力西进,强渡嘉陵江开始万里长征。1936年1月10日,红三十三军与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合并,被编入红四方面军第五军15师第43、45团,至此红三十三军番号被撤销。11月11日,红五军编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西渡黄河作战,在河西走廊地区与敌人浴血奋战。1937年初,43团留守临泽。45团与红五军其他将士一道血战高台,大部分壮烈牺牲。

 敌人在猛攻高台的同时也围攻临泽,43团在城内奋力反击,伤亡惨重。部分战士突出重围,大部分到达倪家营子地区,被编入红三十军,他们随军转战祁连山到达乌鲁木齐,参加“新兵营”整编学习,后分批回到陕甘宁边区抗战;其余流散将士历经千辛万苦,有的向着延安方向寻找党中央和其他革命队伍,有的返回家乡隐居民间。


红色资源


图片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时仅45万人口的宣汉,就有10万余人参加革命,先后有5万余人参加红军,3万余人英勇献身。有记载的红军烈士达8246人,是四川在册红军烈士最多的县。

5d23f2e07e8721a3b8de97487c3813f7.jpg

 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张爱萍等300余名红军将帅和领导人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战斗过,孕育了向守志、陈挽澜等10位宣汉籍开国将军,张广才、刘新权等红三十三军成长起来的将军达22人,谱写了一曲曲传唱千古的壮丽颂歌。

 抗日战争期间,宣汉县有27937名青壮年奔赴前线抗战,100多名远征军到缅甸、印度对日作战,每月由宣汉港启运的抗战物资达2500余吨。朝鲜战争爆发后,5515名青年参加志愿军,火线立功达167人次,宣汉人民捐资募集购买“宣汉号”战斗机一架。

 在宣汉县烈士陵园,松柏葱郁,静谧肃穆,那里长眠着1576名烈士。英雄的骨血融入城市的泥土,英雄的精神滋养城市的血脉,英雄的宣汉城涌动着浩然英雄气。

efe2a44986a15542156b16b693e5465f.jpg

在上峡镇杨柳关阻击战遗址,那里长眠着1000余名红军烈士,有无名墓303座。虽然他们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都有“中国工农红军”这个共同的名字,这个神圣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842cc558df659f36f92af7be6419db3f.jpg

 据统计,宣汉县共有红色遗址遗迹140处,清溪宏文校工字楼、红三十三军军部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红色革命文物点50处,“红军是穷人的军队”“赤化全川”“毛主席万岁”等石刻标语200余块,《红军从我家门过》《消灭刘湘歌》等红色歌谣30余首。

 宣汉县用活红色资源,不断夯实红色教育阵地,先后将清溪宏文校、君塘学校、塔河镇中心校授牌为红三十三军红军小学、杨克明红军小学、向守志红军小学,用红军将领、英模人物命名红色楼栋红色班级,有维舟楼、更新楼、新兰楼、群麟楼,王定烈班、修焘班、王新兰班等。

1b372dcfbee20852d6b9d1e965f01ee0.jpg

可歌可泣的红色人物

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承载历史的红色遗存和闪耀光芒的红色地标

以及红四方面军制定的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十六字训词

是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激励着百万宣汉儿女

奋力谱写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图片

宣汉融媒体 文:冉  奎

dbfb4c793fd2cae0138bffe5ae61c4b6.jpg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人民声音 关注行业焦点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wenhua/9333.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