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社会万象
投稿

“可以肯定,这一做法会招致北京的敌意”

2023-08-29 10:17:28 来源: 环球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8月25日发表题为《北约与东亚接触的错误》的文章,作者是日本创价大学副教授乌尔夫·汉森、瑞典国防大学政治学教授利努斯·哈格斯特伦。全文摘编如下:

北约为对抗中国的影响而与东亚接触,对这一联盟的欧洲成员国来说是一个误入歧途并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战略。这必将加剧中国与北约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有可能将中国与俄罗斯更紧密地绑定在一起。遏制中国的战略不会给欧洲安全带来任何切实收益,而是主要在为急于维护全球霸权地位的美国的利益服务。

虽然北约目前并不打算在东亚招募新的成员,不过它正在与该地区“志同道合”的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目前都处在身份转变的过程中,从北约的“全球伙伴”过渡到北约所说的“个别针对性伙伴关系计划”这份更切实协议的参与者。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北约与日本的战略合作得到加强。

在官方层面上,北约与东亚的接触旨在加强在“海上安全、新技术、网络空间、气候变化和复原力”等领域的合作。但实际上,此举无疑是为了对抗中国,北约当前公开将中国视为“我们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面临的挑战”。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晤时提到他对“中国的大规模军事集结”和“中国核力量的现代化与扩张”的担忧。岸田肯定非常乐于听到这样的说法,他一直在努力与北约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

但是,很难看出北约扩大在东亚发挥的军事作用会让欧洲安全收获什么好处,可以肯定的是,北约的这一做法会招致北京的敌意。果然,中国对北约的言行作出了激烈反应。中国担心,有了北约这把保护伞,美国在东亚地区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的联盟会呈现出更加统一并反华的面貌。北约则反驳说,它的军事力量从本质上讲是善意的、防御性质的。

e399b361dd5964104d8e6b0ae333a71b.jpg

▲ 7月11日,与会人员在立陶宛维尔纽斯出席北约峰会。(新华社)

北约所谓的防御意图不大可能打消北京的疑虑。事实上,所有国际关系专家都认为,不可能对其他国家的意图作出准确解读。在不确定别国意图的情况下,各国往往会提高警戒并采取反制措施。一旦北约增加在东亚的军事力量,即便不是国际关系专家也可以预计到上述局面很可能会出现在东亚。

北约成员国经常抱怨中国试图改变现状,但它们似乎无法或不愿承认它们自己冒险进入东亚的做法也是在改变现状——对此北京会觉得必须要作出回应。

如果中国领导人认为北约与东亚国家的接触加大了对中国构成的威胁,他们可能也会通过增加军备和打造联盟关系来加以防范。例如,如果中国向俄罗斯进一步靠拢,会给欧洲安全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乌克兰战争让欧洲人对于扩大接触范围所带来的危险后果视而不见。北约向东欧地区扩张的确与欧洲安全息息相关,可它深化与东亚国家的接触却毫无道理可言。这只会激起中国的对立。2020年,就连欧盟负责外交事务的最高官员也承认了这一点。但是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的欧洲,这样的现实主义立场并不多见。北约在东亚的野心毫无必要地让欧洲面临与中国为敌的风险。

当北约在“出区”的问题上走得如此之远、以至于开始在东亚采取行动时,人们不得不质疑这种做法给欧洲安全带来的好处。如果说有好处的话,似乎也寥寥无几。对美国来说,北约转向东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华盛顿正试图通过将它领导的松散的联合力量整合成一个能够遏制中国崛起的更牢固的联盟,从而维持美国在全球的霸权。显而易见,北约在东亚奉行的新政策主要是受美国指使。

但是,欧洲不是非要参与美国的这场权力游戏。正如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2023年早些时候一针见血指出的,卷入这样的博弈“对欧洲而言是个陷阱”。(参考消息)

70a10c7578d7a07c17c158c0445ef864.jpg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人民声音 关注行业焦点

本文地址:https://shop1.cwzg.com.cn/news/8836.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