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日,惊蛰!
2. 2023年3月6日4时36分,我们迎来了惊蛰节气。4. “一声惊雷万蛰醒”,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气势最足”的一个。

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解释:“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6.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惊蛰就是春雷滚滚。7. 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北方地区在4月才能偶闻雷鸣,但在很多南方地区,侧耳细听,春雷在天边响起。8. 其实,地下冬眠的昆虫根本听不到雷声,真正让它们结束冬眠、爬出地面的原因是气温回升。

9.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惊蛰就是灼灼其华。10.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意思是说,桃花盛开,黄鹂始鸣,鸠鸣声声。11. 除了桃花,杏花、油菜花等等也纷纷进入花期,满目芳菲尽醉人。

12.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惊蛰就是忙忙碌碌。13. 自古以来我国农民就认定“惊蛰”是春耕的开始,从此全国的春耕生产由南向北渐次展开。14. 春日里的勤奋,换来秋日的美好收成,忙有所值,想想就觉得心安。16.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咦,我为什么能发语音)
17. 今日宜吃梨,梨谐音“离”,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18. 象征性的“炒虫”“吃虫”在全国各地都有:在这一天,陕西、山东一带有炒黄豆吃的习俗,广西人炒玉米粒,福建人煮带皮的芋子。
19. 惊雷春笋鲜,此时节笋的肉质极为鲜美、细嫩、爽滑,“酱肉蒸笋”“油焖春笋”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0. 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但是气温波动大,乍暖还寒,“春捂”也不能马虎。21. 随着天气变暖,人体肝阳之气渐升,宜养肝益脾,大家要像小编一样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努力工作、认真生活!22. “春雷响,万物长”,世间万物都抖擞精神迎来了崭新的气象,我们也正当如此。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