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投稿

英国《卫报》:这事在美国约两天一起!

2023-02-28 11:05:04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图片

2月14日,在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挖掘机在事故现场处理污染土壤。新华社发(章焱飞 摄)

英《卫报》:美国化学品泄漏事故约两天一起

英国《卫报》分析美国环境保护局等机构数据后发现,“毒列车”脱轨事故造成人员和动物中毒的情况在美国并非个案,化学品泄漏事故在美国频发,平均约两天一起。一些住在化工厂附近的居民忧心忡忡,常备逃生物资,随时准备疏散。

图片

这张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发布的无人机视频截图显示的是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有毒化学品运载列车脱轨事故现场。新华社发

约两天一起

《卫报》25日援引美国政府问责局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报道,美国有将近1.2万处设施存放的“极危险化学品”数量,达到一旦发生泄漏事故会危害人员和环境的水平。这些设施包括炼油厂、化学品制造厂、化肥厂等。

图片

2019年11月27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杰斐逊县,发生爆炸的化工厂浓烟滚滚。新华社发(宋穹 摄)

美国环境保护局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3年,上述设施发生超过1650起泄漏事故,平均每年发生约160起。2014年至2020年发生超过775起泄漏事故。

非营利机构美国防止化学灾害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8日,美国今年已发生近40起化学品泄漏安全事故,平均不到两天就发生一起。该机构2020年4月以来记录到至少475起化学品泄漏事故,去年记录到188起,比2021年增加11起。这些事故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但均对居民健康和环境构成威胁。

去年9月,加利福尼亚州一家资源回收设施发生腐蚀性物质溢出事故,造成9人中毒需要就医,300人疏散;去年10月,路易斯安那州一家石油化工企业发生化学品爆炸事故,附近居民被疏散;去年11月,堪萨斯州一家酒厂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100多名居民呼吸系统出现问题需就医,学校关闭。去年12月发生多起化学品泄漏事故,在其中一起发生在堪萨斯州北部的事故中,一根粗大的输油管道破裂,200多万升原油流到附近地面与河道中。至今仍有数百名工人在清理污染。治污费用近5亿美元。

  每天活在恐惧中

据美国防止化学灾害联盟统计,包括本月初在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发生的“毒列车”脱轨事故在内,美国近两年半里发生10起与铁路相关的化学品泄漏事故。

美国绝大部分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在数以千计使用或存储危险化学品的设施附近。曾在美国环境保护局负责化学品安全事务的马蒂·斯塔尼斯劳斯告诉《卫报》记者,住在化工厂附近的居民对类似东巴勒斯坦镇的化学品泄漏事故“司空见惯”,“他们每天活在可能发生事故的恐惧中”。

斯塔尼斯劳斯说,美国有约2亿人经常面临遇到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风险,其中许多人是有色人种,或弱势群体。

  时刻准备逃生

埃博妮·科克伦与丈夫和16岁的儿子住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一片工业区附近,那里位于“毒列车”事故现场以南约640公里处。当地因为有11家化工厂得名“橡胶镇”。

据《卫报》报道,当地居民经常闻到“奇怪的”气味。为随时应对化学品泄漏,科克伦家中常备应急背包,里面装有急救用品、护目镜、换洗衣服等物品。

科克伦是呼吁防止化工厂污染的“橡胶镇紧急行动”公益机构的一名志愿者。该机构致力于监测化工厂周围空气质量,组织疏散演习,帮助居民做好应对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准备。

“毒列车”脱轨事故发生后,美国国会49名议员呼吁美国环境保护局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加利福尼亚州联邦众议员娜内特·巴拉甘说,运载有毒化学品列车脱轨事故是一起“环境灾难”,联邦政府亟需采取措施,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

作者:欧飒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39736d6be34cba5b5906eec75174d427.jpg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人民声音 关注行业焦点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news/6787.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