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关注民生
投稿

大山深处的儿童节-记楚雄州禄丰市金山镇拖罗甸小学的“六一”儿童节

2021-06-03 09:30:24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世界新闻网讯(赵永忠 毕蓉)2021年6月1日,由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赵奎基副秘书长等一行人驱车赶往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金山镇拖罗甸小学。他们这是要去参加该小学的“六一”儿童节。

fdcde7488cbf06157755a2d738d1e57a.jpg

“拖罗甸”彝语是野兔出没的地方。相传300年前,一个李姓家族从大理喜洲迁居于此,生息繁衍,遂成村落。拖罗甸小学就位于拖罗甸的旧村。旧村是一个彝族山寨,距离禄丰市(县级市)二十多公里。这里山峦绵延起伏,但干旱少雨,放眼望去,成林的树木稀少,山坡上大多为灌木丛林。对于这里的村民而言,最头痛的就是生产、生活用水。由于常年干旱少雨,村民生活用水完全依赖于每年6月雨季到来后的雨水汇聚坝塘.

位于旧村的施罗甸小学始建于1955年,是一所公立小学。直到1970年代初,学校没有专职教师,仅靠一两个代课教师包揽了学校40多个一到四年级的学生。该校第一位公办教师、也是该校第一任校长叫王正富,现年78岁。1960年代初期参加工作时王正富曾是原禄丰县委副书记的秘书。“文革”中因被批“走资本主义道路”,一气之下于1972年回拖罗甸村当了村小学教师(身份则还是机关干部),作为“光杆司令”的他同时也就成为顺理成章地成为该村小学的校长(以下称“老校长”)。

王正富老校长的口头禅是“没有落后的村庄,只有落后的教育。”他刚刚上任“光杆校长”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文革”动乱已经停办三、四年的拖罗甸村小学。先是把已经辍学三、四年的原一年级40多号学生恢复重建了二年级班(之前是一年级,此时这些孩子大多十三、四岁了),而后又把停招了三、四年的适龄儿童80多人(不少孩子也已十一、二岁)组织起来办了一年级班。之后又想方设法为拖罗甸村小学争取到了两位老师(公办、民办教师各一位),并且一鼓作气将拖罗甸村小学办成了“完小”,也就是既有了初级小学(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又有了高级小学(小学五年级、六年级)的一所乡村小学。

ac10d6ccf10af293892252982dfa9461.jpg

拖罗甸小学王正富老校长与云南大学教授熊思远交谈

经过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发展,金山镇拖罗甸小学现在已经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全校共有学生75人,共5个教学班(学前班1个,幼儿13人;一年级1个,学生12人;三年级1个,学生16人;四年级1个,学生17人;六年级1个,学生17人)。学校占地面积3455㎡,绿化面积1282㎡,校舍建筑面积1028㎡,有图书1613册,有教职工9人。如今的拖罗甸小学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

然而,与旧村的村民一样,拖罗甸小学的师生现在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依然是生活用水,特别是日常饮用水。

尽管每年6月进入雨季,坝塘里面有了水,但雨季里的坝塘水浑浊不堪,通过管道供到学校后根本达不到饮用标准。而在每年1月到5月,学校师生基本处于无水状态,学生用水一方面依赖上级抗旱应急供水车补给,另一方面依赖学校教师到村中仅有的一口地表水井中与村民分水用。即使如此,一方面学校师生用水仍然紧缺,另一方面水井取水还是存在贵金属含量、农药化肥残留物指标超标的问题,远不能达到合格的饮用水食用标准。

今年初,在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及楚雄州禄丰市各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终于在校园内打了一眼深井,解决了学校师生生活用水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学校的水源问题得到了解决,还为学生配备了净水设备。为此,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专门下拨三万元给拖罗甸小学,帮助解决了长期困扰该校学校师生的饮用水问题。值此辛丑年的六一儿童节(2021年6月1日),学校专门邀请了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其他几位专家学者来学校,与该校师生一同欢庆六一儿童节,并组织了学生的演出活动,以表达该校师生对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及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帮助。

e54b832ac04a68cc47099458567406b2.jpg

打井现场

1cd0a5c421969a1e7ca960e785bca12b.jpg

净水机安装

8835c25e150874189c540f5d4aae80e1.jpg

现任校长吴文强

净水机的作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 通过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目前主要技术来源于超滤膜和RO反渗透膜两种),能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还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

此行中,云南省文史馆原副馆长(正厅级)、著名书法家张勇先生还即兴为学校师生泼墨题字,并现场为师生们讲解了其中一幅题有古代著名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8ee76e827fbe031a6f2545ecd37e7c2.jpg

张勇先生泼墨题字及现场解读陆游诗词

云南大学教授熊思远对孩子们说,你们这里的天空真蓝。我们小时候读过一首儿歌叫“弯弯的月亮”……话音没完,在场的所有彝家孩子就齐声朗诵起来——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d6ba217eab06a7e8cc59511310c33bb2.jpg

熊思远教授现场引领拖罗甸小学的彝家娃娃们朗读“弯弯的月亮”

同行者,还有云南省推拿按摩协会会长、彝家推拿创始人、云南楚雄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彝家医官李国清先生。李国清就是拖罗甸小学第一任校长王正富的儿子,他是地地道道的拖罗甸小井村人,始终挂念着家乡的教育事业……。

36f921f365abf930ae3cd90ba2aa0710.jpg

专家团成员与学校领导及部分彝族小学生合影:后排右一李国清医师、右二赵永忠主任、右三赵奎基副秘书长、右四熊思远教授、右五张勇副馆长、右六吴文强校长

新华卫视云南中心主任赵永忠更激励孩子们说,今天参加大家的六一儿童节,感觉一下子也回到了童年,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今后到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大学上学,更希望你们当中有人长大后进清华、进北大。赵主任说会把孩子们的故事发送到新华卫视网、世界新闻网,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们都来关注大山里的这些彝家娃娃,都来关注大山深处的六一儿童节……。【文图:熊思远(云南大学教授)、赵永忠(新华卫视云南中心主任)】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本文地址:https://39.99.188.11/news/2527.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