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投稿

赵乐际同崔龙海会谈并共同出席“中朝友好年”开幕式活动

2024-04-14 09:50:07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4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平壤同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龙海会谈,并共同出席“中朝友好年”开幕式活动。

3f66befd8652aa80338d4a8be42774c9.jpg

4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平壤同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龙海会谈,并共同出席“中朝友好年”开幕式活动。这是4月11日,赵乐际同崔龙海会谈。

11日下午,在同崔龙海会谈时,赵乐际表示,中朝传统友谊是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自缔造和精心培育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始终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
赵乐际强调,今年是中朝建交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同金正恩总书记互致新年贺电,共同宣布将2024年确定为“中朝友好年”并启动系列活动。中方愿同朝方一道,落实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重要共识,以“中朝友好年”活动为契机,密切高层交往,深化互利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加强战略协作,推动中朝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赵乐际表示,立法机构交往是中朝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为两国关系深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中方愿同朝方密切立法机构往来与合作,助力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
崔龙海表示,鲜血凝成的朝中友谊历史悠久、根基深厚,是两国共同的宝贵遗产和珍贵财富。在金正恩总书记和习近平总书记战略引领下,朝中友好关系进入新时代,有力彰显两国关系的生命力和牢不可破。朝方愿同中方携手努力,遵照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指引的方向,以建交75周年暨“朝中友好年”为契机,传承和发展朝中传统友谊,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朝中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会谈后,赵乐际和崔龙海见证签署了中朝互免外交公务签证、经典著作互译出版、海关检疫、广播电视、邮政快递等领域相关合作文件,并共同出席朝方为中国党政代表团举行的欢迎宴会。
12日下午,赵乐际同崔龙海在东平壤大剧院共同出席“中朝友好年”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0096e648d239fa5f0e6ff2f6c4d93225.jpg

4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平壤同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龙海会谈,并共同出席“中朝友好年”开幕式活动。这是4月12日,赵乐际在东平壤大剧院出席“中朝友好年”开幕式并致辞。

赵乐际表示,中朝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社会主义友好邻邦。习近平总书记和金正恩总书记定向把舵、擘画蓝图,为中朝关系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不竭动力。中方愿同朝方一道,贯彻落实好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重要共识,弘扬传统友谊,深化战略互信,增进交流合作,推动中朝关系与时俱进取得更大发展,共同谱写中朝友好新的篇章。
崔龙海表示,朝中友谊历久弥坚,朝中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将新时代朝中关系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朝方愿以“朝中友好年”为契机,同中方一道,不断加强和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开启朝中友谊蓬勃发展的新征程。
随后,双方观看了同期赴朝的中国艺术团同朝方艺术团共同举行的文艺演出。两国艺术家表演了各具特色的精彩节目,并联袂演唱了《红旗飘飘》《中朝友谊万古长青》等歌曲,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整场演出震撼感人,表达了中朝人民对传承和发扬两国传统友谊的美好愿望,引发现场观众强烈共鸣,热烈掌声经久不息。
12日上午,赵乐际向中朝友谊塔敬献花篮,缅怀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的丰功伟绩。赵乐际还参观了江东综合温室农场。(新华社)

0dab92833f57e44a9f031406c58589a7.jpg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人民声音 关注行业焦点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news/11319.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