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世界观察 > 世界人物
投稿

世界新闻网国际家风特刊--周恩来与父亲周贻能的一生

2022-09-05 11:46:56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华彩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1916年除夕,不满18岁的周恩来在天津写下了这样一篇作文:

今日为旧岁除夕,家家爆竹声,不绝于耳,沿俗尚也。南俗晚间聚家人父子团聚一案共食,名曰守岁饭。北地不知有是习否?……北堂久不闻唤子之声。回思依依膝下,此情此景,不必读蓼莪之章,便已悲慨无垠……

这一年,距离周恩来在课堂上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不到6年。那年的慷慨大志犹在耳旁,但在几年后,我们看到的却是“泪盈枕席”、“悲慨无垠”、“夜不能寐”这样伤怀的字眼。

生活就是这样,纵你有千般豪情,它仍常常以最冷酷的一面对你。能继续坚持初心的,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真的猛士”;不能的,则注定是凡人。周恩来显然是前者。

图片

图:周恩来

但从这篇作文我们看得出来,此时在南开学校读书的周恩来,因过年无法与父亲团聚,心中是无限伤怀的。

周恩来是南方人,祖籍浙江绍兴,后迁至江苏淮安。对江南风俗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江浙人把春节当成一年中最重要佳节,周恩来不能与父亲团聚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穷!

“穷”这个字,伴随着周恩来的整个童年及少年生涯,很多人把这一切归咎于其父周贻能没什么本事,以致这么懂事的儿子跟着一起吃苦。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本期,笔者就以极客观的视角,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看看一生没有给周恩来留下任何物质财富的周贻能先生,到底是不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

周贻能是家中次子,父亲周起魁曾任安东、阜宁、桃源的知县,所以在那时周贻能其实是官家的二少爷。只是与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古代官宦人家不同,周起魁是个大清官,一生没能给儿子们留下什么财产。他离世后,周家除了宅子外,几乎不剩什么。

如果说,周贻能真的因为家族的声誉得到过什么的话,那就只有妻子万冬儿了!万冬儿出身名门,父亲也在朝为官,但她却有着普通官家小姐没有的大方和干练,她不缠足、有学识。晚年周恩来回忆起母亲时,总称他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很多。

由父亲作主嫁给周贻能后,第二年万冬儿就生下了长子周恩来。这可把周贻能乐坏了,听妻子说她临盆前,梦到过一只鸾鸟入怀,他便给儿子取了个乳名叫“大鸾”,寓意将展翅高飞的鸾鸟。

从这个乳名,我们就能感受到周恩来在父母心里的份量。可惜没过多久,周贻能的弟弟病重,周家长辈对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将大儿子周恩来过继给弟弟“冲喜”。

将长子过继给弟弟,这对任何父亲来说都不是一个好下的决定;但对一个哥哥来说,这他显然没有理由拒绝。就这样,尚在襁褓中的周恩来便被过继给叔叔周贻淦。

后来的5年里,万冬儿先后生下了周恩溥及周恩寿两个孩子,这也算是给这对善良的夫妻一个安慰。周恩来在养父过世几年后,也重新回到了父母身边。

这时有了3个儿子的周贻能和万冬儿,才越发觉得日子难过了。夫妻俩商量后,万冬儿负责料理家里,周贻能则外出赚钱养家。

图片

图:周贻能

因为年轻时中过秀才,又学过当师爷的本事,周贻能本该能谋得不错的差事。可惜,他生不逢时,那时候的中华已经不太需要守旧的师爷了,所以周贻能在外的工作基本上是给人做文书、当家庭私塾的教书先生一类的。

曾经的官家少爷,如今伺候别人,为了养家糊口,他是没得选的。他只能相信儿子们长大后,一切都会好起来。可惜,三个儿子还未长大,妻子的身体就熬不住了。

万冬儿是积劳而死。一个人在家带着3个儿子的她,还要管着整个周家的大家庭,自从公公离世后,她其实就成了当家主母。弟弟的遗孀她要管,周家再穷也是书香世家,各种人情场面她都要顾及。所以明明生病了,她都不敢说,以致延误了病情,在1907年夏天不治而亡,年仅30岁。

得知妻子病重的消息,周贻能放下手里的一切,从江苏高邮赶回,可惜仍未见到妻子最后一面,这成了他平生最大的遗憾。当时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将妻子好好安葬,但岳母家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棺木必须是上等楠木,外披五层麻布漆七层,还要做七七四十九天佛事,不然不得下葬

这个要求对周贻能来说,显然是难如登天。在外谋生多年,他赚的钱基本上都拿回了家,养几个孩子。但对于岳母家的要求,他又无法拒绝。在东拼西凑后,他只能先拿出买楠木棺的钱,将妻子的灵柩放在一座庵堂里。

图片

图:万冬儿画像

对一个丈夫来说,无法安葬妻子,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周贻能把3个儿子托付给大哥和族人后,含泪离开了家。走之前,他带上了妻子的小像,赚钱安葬妻子成了他往后20多年的一个执念。

在此后的日子里,周贻能基本上什么活儿都做。一个书生该干的文书工作他做,不该干的体力活儿,他也做……

这些事,虽然他从来不跟儿子们说,但十几岁的周恩来很清楚。父亲去世后,周恩来曾让路过老家的同志把周家的一些影像带到北京,让他看看。之所以是影像而不是照片,是因为其中有些是找老画师画的,而不是照的。

当时一共有11张影像,周恩来一张一张地翻看后,问道:“怎么没有我母亲的?”工作人员还没有解释,周恩来又说:

我母亲去世后,父亲就一直把我母亲的影像帶在身边的……

此时周贻能已经过世18年了,但周恩来仍然记得,父亲对母亲的感情。很多人不理解,为何咱们的周总理对待感情会那么真挚,对妻子邓颖超会那般深情,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这是周贻能,留给周恩来的第一个精神财富:重情重义!

看到这儿,可能有些读者会觉得周贻能的性格,并非是很刚毅的那种,他做人仅凭一个“情”字当头。事情上并非如此,在大事大非面前,周贻能表现出了一个读书人该有的气节。

为了养育3个儿子,为了安葬好妻子,周贻能在1909年前后,来到铁岭县衙当文书。这份工作对他来说,显然是很珍贵的,按现在的话来说,也是“专业对口”的。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它是堂兄周济渠给介绍的。

有人介绍,专业对口,只要周贻能在这好好干,就能给3个儿子挣得一个安稳,也能了了他对妻子的那份愧疚。但周贻能,没有做到,没多久他就辞职了。原因在当时的很多人眼里,有点儿“可笑”:

他受不了官府衙门里的腐朽污浊

你一个外地来的小小的文书,看不惯晚清衙门里的污浊?这在当时衙门里的人看来,说得好听是“清高”,说得不好听就是“不识好歹”。对此,堂兄周济渠几乎对他是无语了。

可是这件事,在周贻能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了。周家是名门,父亲任知县时就两袖清风,家族的声誉就是这么来的。更何况,他们是周敦颐的后代,那篇《爱莲说》是那么出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一篇900多年前的古文,3个还没长大的儿子,穷得叮当响的周贻能做出这样的选择,令人钦佩。多年后,我们在周恩来身上,也发现了这种文人式的气节。

只是与父亲不同的是,周恩来不但不会同流合污,还放下了文人的笔,拿起革命的枪杆子,誓要扬一扬这浊气。他们父子的性格不太一样,所以选择也不太一样。但骨子里有一种东西是没变的,我们把这种东西叫做:家风

图片

图:周恩来

失去了这样一份“好工作”后,周贻能辗转各地,最后在京兆尹公署安定了一段时间。可惜没干多久,又因为不愿与人同流合污,直接被人辞退了。那时,在天津求学的少年周恩来,写下了这样一段日记:

今早,生父以四點鐘行,往南京去。昨事傷心方未已,今朝又復別嚴親……

从这段日记来看,周贻能失去工作后,曾到天津看望过儿子。父子相聚不久后,又在一个清晨离开儿子,重新南下找工作去了。

这段文字,记录下了周恩来对父亲的心疼,20岁的他和父亲一样,也吃尽了苦头,他完全理解世事之艰辛。这一段内容,很像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情节,只是这是儿子送父亲,父子俩可能连买桔子的钱也没有。

这次分别后,父子俩很少有时间相聚。周贻能得到儿子的消息,往往是在报纸上,上面常常写着这样的内容:

重金悬赏,捉拿周恩来

周贻能很难想象,在自己面前一向温顺的儿子,到底干了什么“错事”,能让当局如此气急败坏。他不懂革命是什么?但他对儿子,百分百支持。在他看来,儿子比自己这个秀才有学识,他做的肯定是好事情。

为了支持儿子,他几次冒险跑到儿子身边。那时候,他充当的角色是儿子的通讯员,帮忙联络一些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直到后来实在太危险了,周恩来才把他送走。临走,周恩来也没什么能给父亲的,只交待他千万要保重。

3个儿子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事做,都先后加入了革命,他们的事周贻能已经插不上手了,此后他要做的事就是一件:努力赚钱,回家把妻子安葬了。

终于在1935年,他存够了钱,回到了老家。此时,距离妻子万冬儿离世,已经28年了。在这28年里,他没有再娶,这一年周贻能61岁,周恩来37岁。

周贻能已经折腾不动了,年过花甲的他,盼着儿子干的大事能成功。而周恩来,也一直关心着父亲的安危。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周贻能终于盼来了儿子的消息,周恩来要接他去武汉一起生活。

此时的周恩来,已经肩负起了历史给他的使命,成为了影响这个国家未来的大人物之一。得知父亲要到了,正在武汉出席文艺抗敌会议的他,难得“失态”了一次,他对参会的同志们说了这样一番话:

要失陪了,因为老父亲今晚10时到达汉口……暴敌使我們受了損失,遭了不幸,暴敌也使我的老父亲被迫南來。生死离合,全出于暴敌之手。生死离合更增強了我們的团結!告辞了!

这段内容,被出席会议的老舍先生,后来用文字记录了下来。老舍是周恩来的好友,他之所以对此事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他很少看见周恩来有提前结束会议的时候。而且当时老舍发现,周恩来眼里泛着泪光。

图片

图:周恩来

接下来的两年里,这对父子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直到武汉也不安全。周恩来只能将老父托付给朱端绶姐妹照顾,直到1940年下半年,他在红岩安顿好后,才有机会接父亲来红岩团聚。

彼时,66岁的周贻能人在贵州。从贵州到重庆红岩,其实路程并不长,周恩来还派了袁超俊同志专门去接他,所以按道理应该很快就能到达。但这段路,周贻能走了很多天。后来周恩来才知道,原来一路上,周贻能都在救沿途的难民。

他身上有周恩来派人送来的药品,自己又看过一些医书,所以每次看到有人病了,他都要停下来出手相助。这让同行的袁超俊很佩服,他突然理解了,周恩来的仁义是从哪里来的。

到了红岩后,周贻能的日子才算彻底地安顿下来了。那段时间,是周贻能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儿子是部队里的大人物,儿媳孝顺。只要得了空,他们都会来陪陪他,这位老父亲再没有什么遗憾了。但没休息多久,他就做了一件让红岩的同志们都没想到的事:

他在红岩村打起了杂,负责的“工作”包括看仓库,打扫院子等等。

当时是1940年,周恩来已经成为了我党的顶梁柱之一。在多数人眼里,周恩来这是有了大出息,他的命运甚至已经和这个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作为父亲,周贻能奔波一生后,是该歇一歇了。所以在旁人看来,是真的不理解为何他还要干这些打杂的事。

但对周贻能来说,在儿子工作的地方做这些,没什么丢人的。他忙碌了一生,哪里闲得下来,再说儿子当了“首长”,自己也不能让别人当成在这里白吃饭的。

图片

图:周贻能

我们梳理周贻能做事的态度,会发现他的观念里,对自己要做的事,一直都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按现在的话来说:老爷子的择业观很清晰。

在铁岭任职时,工作体面,工资不低,家里有3个孩子要养活,他一样可以愤然辞职;在红岩,他已经没有家庭负担了,也没人让他一个老人家干活,但他却愿意去打杂。他心里,有一杆秤,是与非,黑与白,清楚明了。所以笔者始终认为,周老爷子是真的活明白了的那一类人。

1942年7月10日,周贻能因病在红岩离世,没有见到周恩来最后一面。事实上,周恩来并不知道父亲病了。父亲生病前,周恩来就因劳累过度先病到了,一直在乐山龙洞湾中央医院治疗,并接受了小肠手术。

在病床上时,周恩来还写信交代邓颖超,别忘了给父亲过68岁生日,他是这样说的:

再过两三天出院,必须是下星期三了。所以我请你和爹爹商量一下,如果他愿意二十八号本天请人吃面,那就不必等我回来,免得他老人家不高兴……

周恩来,一直惦记着给老爷子吃碗长寿面。面对这样的信,邓颖超根本就不敢把老爷子生病离世的消息告诉丈夫,她只能找到吴克坚、童小鹏等几位同志商量,最后经董必武等南方局领导一致同意,大家做出了一个残忍而又无奈的决定:隐瞒老爷子离世的消息,直到周恩来身体恢复。

就这样,周恩来直到父亲去世后两天,才因为报童说漏了嘴,知道父亲离世的消息。他不顾还没完全恢复的伤口,赶回了红岩,对着老父的遗体痛哭不止。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成了他一生的遗憾,为此脾气一直很好的他曾当场对邓颖超等人发火。

多年后,我们再来看这件事,其实真的不能怪同志们残忍。周贻能病倒去世那几天,正是周恩来手术最关键的恢复期。在那时候,对风雨飘摇中的中国来说,周恩来的健康早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了,他如果在那时候因受刺激倒下,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瞒着他,确实不对,但实属无奈。没人敢拿他的健康,冒险。当天晚上,周恩来带病为父亲守灵至拂晓。

7月15日,重庆的报纸上,刊发着这样一则讣告:

显考懋臣公讳劭纲府君,痛于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七月十日骤因数日微恙突患心脏衰弱,脾胃涨大急症,经医治无效,延至当晚十一时逝世,享年六十九岁。男恩来适因病割治于中央医院,仅闻先父患症,比于昨(十三)日遄归,方知已弃养三日,悲痛之极,抱恨终天……

“悲痛之极”、“抱恨终天”,我们很少在周总理平生留下的文字中,看到这样沉痛的字眼。但在他提及父亲的文字中,却常看见: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在除夕夜的日记;比如老舍先生,提到的那段描述。

此后的很多年里,周恩来很少在晚辈面前提到父亲,父亲的死成了他心里一道不可触碰的伤痕。直到1974年,已患重病的周恩来,对前来看望他的大侄子周秉钧说了这样一段话:

他人很老实,一生的月工资没有超过30块钱。但是他一辈子没做过坏事,而且他还掩护过我。

我们梳理周恩来的生平时,会发现其实他与父亲真正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周恩来自十几岁离开淮安,就一直在为学业和这个国家的未来奔波;而周贻能,则大半生都在为生计奔波。他们之间的交集,其实并不多。以致于,我们现在能找到周恩来和母亲、养母、几位恩师相处的细节,却很难找到他和父亲的哪怕一次有细节的对话。

但正是这样一位父亲,赢得了儿子打心底的尊敬。“很老实”、“没做过坏事”,是周恩来对父亲最深的印象。

图片

周老爷子一生,确实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地的大事,甚至可以用“窘迫”二字形容他的一生,他几乎没有什么高光时刻。但他够重情、够正直。他花了20多年,厚葬了替他生了3个儿子的妻子,并独身35年不曾再娶。他明白,什么事儿该做,什么事儿不该做。这些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他没给儿子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周总理去世后,邓颖超把他常用的一个皮夹子交给侄女周秉德。皮夹子是周恩来一直贴身带着的,以前做地下工作时,每次突然转移前,周恩来不忘记带上它,因为里面有一张周贻能的遗像。遗像后面写着 4个字:爹爹遗像。

周贻能先生,至死都不曾看到儿子当上总理的那一天。又或许对于他来说,这一切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这一生活得明白、活得纯粹、活得至情至性。

很多人喜欢用“苦难”二字,来形容周恩来的童年及早年的求学生涯,认为他早年丧母,父亲又经常不在身边,所以他并没有感受过太多来自亲生父母的家庭温暖。但在笔者看来,父母给了他更重要的东西:家风。谨以此文,纪念周总理及周贻能先生。(记者 张春|整理于网络)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人民声音 关注行业焦点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new/4973.html 责任编辑:华彩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