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世界旅游 > 旅游新发现
投稿

贵州安龙金字塔与AI生成”金字塔“模拟图

2024-05-16 08:55:03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神秘的埃及金字塔

竟“搬到”了贵州

近日

贵州省安龙县郊外

几座“金字塔”

引发网友热议

从视觉图片上看

这些高度150米左右的“金字塔”

棱角分明

山间岩石分层有序

能依稀看到裸露的石头

……

38d581c8e903d7601faa70925bb94a2e.jpg

5月14日拍摄的安龙“金字塔”全景图。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从高空俯瞰“金字塔

底部宽大,顶部尖锐

它们的形状恰如

一个放置

在地上的三角锥

远观其外形与埃及金字塔

非常相近

网友们惊呼:

“突然觉得不用去埃及了”

“太像了!简直是鬼斧神工”

3093642e2250d764a053dd1058f60c92.jpg

AI生成的安龙“金字塔”模拟图。新华社记者 刘续 制作

为了揭开安龙金字塔”的神秘面纱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

安龙县城郊

38c21abf50d080ed0e75c6e6bf31872c.jpg

5月14日拍摄的安龙“金字塔”。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这里距县城大约5分钟车程

周围类似的“金字塔”

共有15座之多

从世界地图上看

安龙县与埃及金字塔

都处于北纬30度的“神秘纬度”附近

惊人的巧合背后

更为安龙“金字塔”

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d3cc7ccc5dbc0d8ec74e525a13443780.jpg

AI生成的安龙“金字塔”模拟图。新华社记者 刘续 制作

究竟是天然形成

还是人类文明留下的古迹

6bc28ee329992779c9b5e4b27f3975f0.jpg

5月14日,夕阳下的安龙“金字塔”。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地质学家给出了分析:

这些多边形、棱角分明

整齐有序的“金字塔

是大自然的杰作

据贵州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周秋文介绍
这些“金字塔”
属于喀斯特地貌
形成这些“金字塔”的岩石
是距今约2亿多年前的白云岩
当时贵州大部分区域都在海底
水中溶解的矿物质重新结晶
形成了白云岩
由于气候、地质构造等环境因素
发生周期性变化
岩石的形成过程
反复中断后又重新开始
形成的岩石
因此表现出明显的分层特征
周秋文表示
喀斯特地貌区的岩石
有可溶蚀性
溶蚀作用持续进行
会使顶部岩层被大量溶蚀
底部岩层溶蚀程度相对较轻
横竖两个方向的溶蚀作用同时进行
使得山体形成
顶部尖锐、底部宽大
类似于金字塔的形态

6bc14c8e3b1f352925f59b334cb0507f.jpg

5月14日,夜幕下的安龙“金字塔”。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这就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奇观

也给予了我们惊喜

贵州“金字塔”

你想去看看吗?

(新华社微信、新华社贵州分社黔灵创新媒体工作室 记者:欧东衢、郑明鸿)

1efc81bc8097a14c5af87d38c33d688c.jpg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人民声音 关注行业焦点

本文地址:https://ceshi.sjxwnet.com/lvyou/11700.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