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文
欣
赏
魂系夷水源(二十三)
文//任茂盛(湖北利川)
这时,电话里有响起另外一个声音。
茂主任着急了!忙问道“你是谁?你想干什么?”
“茂老师您好!我是您当年的学生洪阳啊!”电话里声音比较激动“好多年没见到了!您儿子就在我这里,放心!绝对是安全的。您如果没空我就帮您送回来!”
“还是得去接回来。”黄股长道。“主要是搞清楚他认不认识这几个‘混混’,如果认识被盯上就麻烦了!”
于是茂主任就和黄股长一起去接。来到电话里所说的街道,远远见到路口一个人在等着。
“茂老师:您来了!”哪位叫洪阳的学生在路口兴奋地喊道。
“来了来了!谢谢你!”茂主任高兴地说道。“这一晃就是十多年了吧?”
“是啊!时间混起来可真快!”一边感叹着一边来到这洪阳的商店。这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商店,可里面的商品却是琳琅满目,儿子羽羽正和洪阳的孩子玩儿呢。
茂主任急忙问道“是什么情况?”
儿子便将当时地情况作了说明。
原来,羽羽下晚自习后刚出校门,见两三个“混混”在纠缠同班两个女同学,他大吼一声:干什么!勇敢地向前挡在女同学面前,并让这两位女同学赶紧离开。
“哦!哪里来了个不知死活的小屁孩?”一个较大的“混混”不屑地说道。
“哟!大英雄啊!来个英雄救美?”另一个“混混”拍了拍羽羽消瘦的小肩膀道;“你敢不敢和我‘单劈’?”(土家语单挑的意思【作者注】)
“我闭上眼睛,你能打中我一拳,就算你赢,就放你走!”第三个“小混混”自大地说道。
羽羽独自面对两三个比自己高壮的“混混”时也蒙圈了(儿子上初中时个头很小,高中毕业时才长高)!还是跑开的女同学高喊快跑,才回过神来道。“说话算话?”
“当然!”几个“混混”笑道“不然我们就没法在这块地面混了!”
羽羽道一声;“好!看拳!”然后虚晃一招,灵巧地冲出“重围”跑开。
“啊!上当了!追!”几个混混明白过来,赶快追过来。
羽羽慌不择路地跑到一家小商店。“叔叔我是这个中学的学生,被小流氓追赶,请救救我!”这小商店老板见此情景收留了他。待“小混混”离开后,儿子表示感谢,并请求用一下电话报告爸爸,因为拍返回的途中遇上他们。当这位老板问到他爸爸的名字时,高兴地说“你爸爸是不是原来在二中当过老师?”
“是啊!”
“哈哈哈!你爸爸是我的老师呢!放心吧!”。于是接通电话,羽羽还没说完,洪阳就激动地接过电话,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当详细问清楚事情的原委后,茂主任松了一口气,原来是偶然事件。
“不行!”黄股长道。然后反复问了许多细节后对茂主任道“我干脆给几个外面混的兄弟打电话,让他们去查查今晚这几个家伙并警告他们!”
这黄股长此时心情比茂主任还紧张。
原来,通过工作上多次接触,黄股长和茂主任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他们人生道路不一样,个性其别很大,但都是对工作认真、负责,敢于坚持原则,在大家庭中也是老大。那时家中弟兄姊妹多的家庭,老大真正担负起了“长兄当父”的责任。和谷局长一样,他家有五姊妹,当他还在老家(与腾龙市临省的一个乡镇)上高中时,父亲含冤入狱(最后在他们兄弟姊妹的努力申诉下平反获得国家赔偿),家庭重担就落在他的肩上,无奈辍学回家当起了大队民办教师。两年后弟妹相继长大,负担减轻,他想:要为父亲平反还得读书才行。于是,带着当民办教师挣得的微薄工资的“结余”,来到腾龙市一个乡镇中学“复读”,考上省财经学校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建委担任会计和环保局监理股长。
他有一个女儿芸芸,乖巧、聪明,深得茂主任和玉的喜欢,认作干女儿,由于是同一个单位的同事结成“干亲家”,这让茂主任和黄股长在单位的“处境”受到很多困惑。退休后偶尔一起小酌,谈及往事,他们碰杯同时说道:不后悔!玉在业余时间还经常给孩子辅导口语,茂主任也在孩子上初中时辅导化学。在芸芸初中毕业准备考当时全省最好的高中——华师一附中时,茂主任精心辅导,在讲到关于“式量”计算时,说道:其实“式量”的计算,到高中学习了“摩尔”以后就简单多了。“摩尔”是一个物质量的单位,它可以将物质宏观的质量、体积、浓度等与微观粒子数目联系起来。但考虑到这种考试应该不会考高中内容,就没多讲。考试完后才知道,这次考试有“摩尔”并且还有6分。而考这个学校芸芸只差3分。芸芸说一看题就遗憾了!这件事让茂主任也成了多年的“心病”。
“不用!”茂主任道。“既然是偶然事件,就不要将事情弄大了,以免增加孩子的心里负担。”
但还是不放心,在和黄股长一起暗中护送几次没发现问题后,才彻底放心了。
羽羽这次“英雄救美”的“壮举”,成为了一家人后来调侃他的话题。
一天,谷局长正在办公室修改茂主任的文稿时,从门外走近一位身材小巧的女士,她说道“我叫牟春儿,是按照福局长的安排来报到的,哪位是茂主任?”谷局长抬起头笑道:“你看呢?”
“我看?”她看了看对茂主任说:“茂老师!真的是你?”
茂主任站起来笑道“早就知道你要来,这位是谷局长呢!”
“谷局长好!”牟春儿腼腆地招呼道。
“原来你们熟悉?”谷局长奇怪地问道。“上次讨论时你为什么没说?”
“是老朋友了!还是在学校当老师时就熟悉了!”茂主任解释道。
“开会讨论人事问题,我可不能说出关系,以免影响领导的决策
啊!”
“难怪在安排工作时,你要求她道办公室来。本来我还打算介绍介绍,看来不需要了!不过,牟春儿以后要改过来,要叫他茂主任,不能再叫什么茂老师了。我在会议上强调过,环保局没有老师。”谷局长严肃地说道,然后笑笑。“你们当时是怎么认识的呢”他看了看两人又问道“就没有什么故事?”
牟春儿脸一红。“哎呀!谷局长想哪去了!没有的事!”
“真的没有?”谷局长还是笑着道“这里没外人,说说看!”
“是没有您老人家说的故事!”茂主任笑笑,故作神秘地说道。“不过,也不方便说呢!”
“茂老师,不!茂主任你就说吧!没事!”牟春儿红着脸说道。
原来,当年小茂毕业分配到二中,成为学校年轻教师中“四杰”之一,老大汤宗岱,是学中文的,老二陈广福是学物理的,都是小茂上一届的师兄,小茂能够到二中还是他们极力推荐的,陈广福还受校长委托到小茂家去请来学校(这个情节在另外一个未完成的作品里,这里为了叙事提上一笔【作者注】)。老三陈天竺是物理实验员。当时,陈天竺正努力追求牟春儿,小茂多次陪同陈天竺去看望,就熟悉了。虽然最后陈天竺没能如愿,但牟春儿却和他们几位成了好朋友。那时改革开放还在进行中,仍然实行“统购统销”,因而想买到“紧俏”商品,牟春儿还帮了不少忙。
进城后,牟春儿的丈夫柯局长,还请玉为他们单位年轻人举办英语辅导班,一方面帮助他们单位年轻人学习,另一方面给工资,也算是帮茂主任度过家庭困难帮了大忙。
“嗯!明白了!”谷局长不再开玩笑。“虽然关系很好,但工作就是工作,要注意分寸,不要将私人感情与工作相混淆了!你向他介绍工作安排吧!”
“茂老......不!茂主任”待谷局长走后,牟春儿叫到。
“我有那么老吗?”茂主任故意笑笑道“还是茂老,比老茂还老呢!”
“不是,我是习惯叫茂老师了,一时改不过来呢!”
“嗯!在办公室工作,既要面对各级领导,又要与许多人打交道。应该大大方方地说话、做事才好!”茂主任认真地说道。
“你知道,我只读了高中,又在供销社工作多年,对行政机关的工作不知道该怎么做啊!”牟春儿道。“我原来的同事知道我调到环保局工作,都说我肯定不行呢!”
“没什么不行的!”茂主任安慰道“我原来是学化学、教化学的,现在来写文章,其语文水平相当于体育老师教的啊!还不是边学边干?”
“我是要好好学的!”牟春儿道“我家老柯也是说让我向你好好学习呢!可我从哪里学起呢?”
“不急!”毛主任道“你先负责接待,然后我将资料、图书、档案等管理工作逐渐交给你。”
就这样,身材小巧,做事干练、仔细的牟春儿担负起接待、管理资料、图书、档案等工作,单位订阅的各种报刊、杂志都整理的有条不紊,同事们阅读后,她又及时整理,有时甚至茂主任的文稿自己找不到了,她都能准确找到,每到年底他都会主动将各位报刊杂志整理,装订成册。成为茂主任的好帮手,直到财务室工作需要,才担任单位的出纳。
温馨提示:由于作者还在创作中,暂停编发一段时间《敬请关注续集》
为感谢读者的厚爱,现在连续编发作者另一篇小说《又见水杉红》。
该小说叙述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在水杉王的故乡——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这样落后、封闭小镇上,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诉说那一段“后文革时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变化、生活质量的变化,特别是1976——1978年那段刻骨铭心的心理路程。
作
者
简
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