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全民之声
投稿

百年大党基层工作启示录(五):时刻警惕脱离群众风险

2021-07-09 06:51:00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图片议题参与人员

议题策划:叶俊东


统筹审稿:周清印


组织实施:高远至/许中科


采访写作:半月谈基层治理智库课题组


编辑组稿:徐宁/原碧霞/范钟秀/孙好/赵一鸿

世界新闻网(北京)讯群众与基层,这两大关键词,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厚重底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原点。群众与基层,体现了一种情怀、一种作风,代表了一种价值观、一种方法论。很多时候,两者的内涵是相通的、统一的,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创造了百年党史上至为宝贵的诸多经验。

这些经验涉及基层工作的价值取向、组织建设、作风纪律、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许多做法源自党的早期或党的重要历史关头,它们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我们党一次次攻坚克难,而且经历了时代的洗礼和考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沉淀要义、丰富内涵,在今天依然散发出真理的光辉,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做好未来的基层工作,我们可以从这些宝贵经验中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一 

把握群众路线的核心,把党的传家宝永远传下去

百年来,党在基层开展工作,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攻坚克难、战无不胜的一大传家宝。进入新时代,社会在发展,技术在革新,但是传家宝永远不能丢。要把握群众路线的核心,把党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始终与群众血肉相连。红军长征途中,发生在湖南汝城县的“半条被子”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因为它映照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诠释了共产党人与群众的鱼水情深。“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回望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能成为“人民之选”,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就在于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模范共产党员”孔繁森,“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

图片

医生在为山东夏津县村民筛查白内障 (郭绪雷 摄)
——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党始终注重深入群众、团结群众,发扬“同吃同住同劳动”等优良传统,要求党员与群众打成一片。向基层一线派出工作队,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一大创举,从革命时期延续至今。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各级政府派遣工作队到乡村开展工作。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其中1800多名扶贫干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乡村振兴阶段,这一群众工作机制依然将延续下去。党员与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铸就伟大奇迹。
——始终坚持群众利益至上。1944年9月5日,年仅29岁的张思德在执行烧炭任务时牺牲,3天后,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讲话《为人民服务》:“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打土豪、分田地”,还是最近几年的脱贫攻坚,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群众的现实利益放在心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群众才会跟党走,才会与党一起共同奋斗、共克难关。因此,任何时候都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任何时候都要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始终依靠群众干事创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地生根,人民群众支持不支持十分关键。在百年历程中,我们党一贯注重改进工作作风,改善工作方法,坚持人民战争理念,最大程度争取群众支持。在淮海战役中,543万支前民工,88万余辆大小车,76万余头牲畜,30多万副挑子,构成了一幅人民群众奋力支前的壮丽画卷。正如陈毅元帅所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正是有了广大人民群众最深沉的信任和最坚定的支持,解放军才能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无数民众的全力支持,是抗疫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本保障。无数事实证明,只要能获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再艰巨的任务都能完成。

  启示二 

适应新时代、新趋势,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百年来,党的群众路线的实现形式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发展,各级党组织把握新特征、适应新形势、顺应新需求,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推动群众路线迭代进化。
——与时俱进,创新组织动员群众方式。从百年党史来看,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是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依据诞生于革命时期的“支部建在连上”原则,党将基层组织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构建起一个规模庞大的“神经网络”。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个反应灵敏的“神经元”,在各自领域、行业和单位中发挥着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依托基层党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实施“党建+网格”等新型群众工作方法,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整个社会连结成一张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动员的“超级网络”,从而实现及时发现矛盾、准确识别矛盾、高效解决矛盾的治理目标。通过创新组织动员群众的方式,党的群众基础始终坚实而稳固。
——主动调适,走好网络群众工作路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9.86亿。“近10亿网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这就使得党执政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赋权”潮流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民意表达场域,社交媒体普及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现实。在这种背景下,各级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的场域逐渐从线下拓展到线上,群众路线工作格局呈现线上线下、网上网下并重的特征。从未来趋势来看,5G、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将越来越深,各级党组织需要不断深化学习,适应新时代新趋势,通过灵活的改革调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发扬民主,确保“有事商量着办”。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其中基层协商是其重要实现形式之一。在百年党史上,党在基层开展工作,一贯注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随着社会不断变化发展,各级党组织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在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基础上,在基层适时引入一些“灵活机制”,比如“屋场夜话”“网上恳谈会”“民意直通车”“乡贤议事会”等基层协商形式。回顾百年党史,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赢得人民群众支持,与充分发扬基层民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必须继续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全社会继续培育弘扬“有事商量着办”“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的浓厚民主氛围。

  启示三  

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促进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良性互动

20世纪70年代末期,安徽遭遇大旱,农田干裂,土地撂荒,大量农民外出乞讨,“吃饱饭”是广大农民最强烈的愿望。但在那个年代,“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间破旧茅草屋内,18名小岗村农民出于“填饱肚子”的朴素想法,冒着坐牢风险在一张“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

图片

1981年,小岗村部分“大包干”带头人在茅草屋农舍前合影
小岗村改革成效明显,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1982年1月,中共中央第一份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从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小岗村“包田到户”,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大幕,成为基层探索撬动国家改革的经典案例。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其实,不止在农业,也不只是农民,各个领域的亿万劳动者,他们的创新、创造和探索精神为我国改革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推进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对重大改革要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
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基层首创”与“顶层设计”始终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从中,我们也可以获得一系列深刻启示。

图片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王晔 摄)
——坚持从基层首创中汲取发展的活力源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类似小岗村“分田到户”的基层探索案例不胜枚举。枫桥经验、三明经验、经济特区建设经验、“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自贸区建设经验……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基层群众和地方党委政府立足地方实际,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观念束缚和制度障碍,不断创造出好的经验和做法,在促进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宏观层面的改革和治理探索出不少新路。历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我们昭示:基层是活力之源。

图片

土地改革工作队干部下乡后召开群众性会议
——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深度融合。新一轮改革特别是体制机制的改革,将在深刻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自上而下的协同改革。没有顶层设计,再怎么“摸石头”,也很难趟过去。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
——坚持党的领导和尊重基层首创相统一。党能够根据时代需要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汲取前进动力,并以制度化的机制推动基层创新的合理有序推广。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就是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社会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启示四  

时刻警惕脱离群众风险,及时纠歪风树新风

百年党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精神财富,这些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到今天仍然是我们做好基层工作的准则和钥匙。我们党始终珍视这些经验,时时倡导这些作风,使它们深入人心,成为行动的指南。但不容忽视的是,在部分地方,在少数党员干部中,这些经验和作风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很好传承,有的是徒具其表,有的甚至走偏走歪。
这些值得警惕的倾向和苗头提示我们,要时刻留意脱离群众的风险,时刻留意党的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纠歪风树新风。
——严防“探头”失灵,发挥基层党组织感知民情作用。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是党开展基层工作的一大优良传统。对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来说,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毫无疑问是实现善治的必要条件。在感知民意、体察民情、汇聚民智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探头”作用。由于社会急速变化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体察社情民意提出更高要求,少数党员对待群众冷漠,缺少同情心,没有敏锐地捕捉到基层出现的各种新变化,更没有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少数地方和部门向上反映问题难、说真话难,致使上级掌握情况失真、作出决策失准。对此,各级党组织应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为民办实事。近年来,中央重拳出击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作风焕然一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愈发融洽。但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文山会海”屡禁难绝、痕迹管理过度、检查考核过多、“二传手”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吃喝风”隐形变异等等,备受基层干部群众诟病。在新形势下,能否以背水一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和勇气,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顽疾,已成为能否顺利推动基层工作的关键性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克服“本领恐慌”,提升党员干部基层治理能力。当前,世界秩序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全新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基层治理体系的制度安排、工作机制、组织架构与配套措施都需要相应进行调整重构,这就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知识储备、业务素质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少数党员干部精神懈怠,反应迟钝,进取心缺乏,学习积极性不足,表现出“本领恐慌”或能力不足等问题。要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就必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学促行、以行践学,不断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本领。
——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确保党成为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坚强核心。党的领导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毋庸讳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任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任务十分繁重,对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过,有的基层党组织没有干事创业的能力,缺乏服务群众的热情;有的基层党组织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玩虚活儿多,干实事少;还有少数基层党组织甚至存在阳奉阴违、不守纪律、欺压群众等问题。对这些党组织,必须严加整顿。只有把优秀的、有责任心的人才,不断充实到基层党组织队伍中来,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才能把群众凝聚在党的身边,保障基层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半月谈:刘良恒 史卫燕
系列报道:

百年大党基层工作启示录(一):“支部建在连上”,凝聚基层力量

百年大党基层工作启示录(二):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

百年大党基层工作启示录(三):同吃同住同劳动

百年大党基层工作启示录(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video/2688.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