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投稿

贵阳“沃土计划”为粮食高产筑基

2022-08-23 10:40:25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贵阳实施以“沃土计划”为名的现代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一些示范项目灵活利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用市场化方式化解政府建设补助标准低难题。通过因地制宜改善种植条件,贵阳打造“高原上的平原”,为粮食高产稳产筑牢地基,也为山区土地宜机化整治探索路径。

化零为整、由小变大

半月谈记者在贵阳市开阳县宅吉乡堰塘村高标准农田建设13号地块看到,一根粗水管正在浇灌土地,管中喷涌出数米高水柱,3台旋耕机在田间来回作业,几十名农民在田边砌坎保水。

眼前如此平整连片的农田,过去还是一块块面积不均的“巴掌地”“鸡窝地”,如今地碎、坡高、路陡的问题不复存在。

“我们耕地面积是82540亩,但其中地多田少,大部分为坡耕地。”宅吉乡党委书记邱彦伟说,土地连片整治,推动产业振兴,才能让农业有看头、农村有奔头、农民有甜头。

邱彦伟介绍,按照坡改平、旱改水、瘦改肥和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机械化的“三改”“四化”目标要求,当地高标准推进耕地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生态环境、耕地质量提升、高效农业设施建设等工程建设。

经改造,原来项目区域3426块耕地减少到233块,其中10亩以上的达170多块,面积最大达125亩。耕地坡度全部降至5°以下,可全程机械化操作,每亩预计年增产粮食400斤以上。

在显著提升地力等级的同时,参与土地流转、项目建设、后期种植的群众也增加了收入。68岁的堰塘村高池组村民张定银说,他不仅将家中23亩土地按初期500元/亩的价格流转出去,每月还有两三千元的务工收入。

图片

贵阳市改造好的高标准农田

多方筹措、市场推进

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多个单位,所需投入大,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贵阳市属国有企业贵阳市农投集团是此次项目的实施单位。

贵阳市农投集团副总经理吴太君介绍,当地以“政府主导、属地参与、企业实施+市场化运作、金融机构支持”的模式开展试点。企业的建设资金来源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的专项贷款。

据了解,此次试点采取先建后补模式,前期由企业投入,待政府业务主管部门验收后,除中央、省级建设补贴资金外,新增的旱地改造为水田指标收益也将作为建设资金的重要补充。

“现在预测指标收益可以覆盖投入。”项目主管徐海峰介绍,经测算,此次试点高标准农田建设平均每亩投入约3万元,而近期贵州省内旱改水指标交易价格每亩13万元左右。项目共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亩,新增旱地改造为水田指标1239亩。

“政府不用拿钱或少拿钱,且企业有盈利的空间。”贵阳市副市长冉斌说,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新增旱改水等指标收益,撬动国有企业用市场化方式参与,有助于真正改变耕作条件,提升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贵阳在乌当区、开阳县选择条件成熟、集中连片的区域,以贵阳市农投集团、贵阳金地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开展第一批试点探索。在此基础上,当地计划到2025年打造50万亩现代山地高标准农田整治示范区。

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面对的课题。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上述投入模式创新正在全国多地兴起,过去因项目实施产生的旱改水、新增耕地等指标正得到重视和申报。在各级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实现由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应继续鼓励灵活高效的建设机制,使之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15期 半月谈记者:向定杰】

講好全球故事 傳播人民聲音 關注行業焦點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news/4901.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