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社会万象
投稿

星期特刊丨谁说女子不如男

2022-03-06 10:28:25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图片

谁说女子不如男

——那些巾帼不让须眉的武警女官兵

脱下高跟鞋,穿上作战靴,一根鞋带,把她们和军人的使命紧紧绑在了一起。

谁说女子不如男?系紧鞋带的那一刻,她们就已经开始了属于军人的冲锋,为了祖国召唤,直面万险千难。

——题记

见到肖茗丹的时候,她正穿着一件修身风衣,脚蹬高跟短靴,迈着自信优雅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仿佛电影里的女主角一般,尽显时尚柔美风姿。
但旁人不知道的是,在她肩膀、手肘、膝盖、脚踝等位置,密布着伤疤——她是猎鹰突击队女子特战大队的一名突击手。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不曾让须眉。在新时代的武警部队方阵中,像肖茗丹一样,成百上千的女兵,在比武竞赛中摔打磨砺,在铁血沙场上比拼较量,她们每天像男兵一样训练,在严苛的任务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成为军营里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娇娇女子如何练就一身与男兵同台较量的本领?交谈中记者找到了答案:“任它前路坎坷,就算跌倒100次,也有第101次站起来的勇气。”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她们的奋斗故事。
每一道疤痕,都是一枚勋章

  京郊某地,料峭的寒风中,一场反恐突击演练激战正酣。

  两名持枪“暴恐分子”挟持“人质”藏匿在高楼内负隅顽抗。猎鹰突击队女子特战大队的特战队员们迅速赶赴事发地域对现场完成封控。突击分队在侦察组的引导下快速隐蔽接近,做好强行突击的准备。

  “三、二、一,开始行动!”

  接到处置命令后,在爆震弹和烟幕弹的掩护下,一名个头不高的女上士带领分队队员迅速从三个方向破窗突入,一举制伏“暴恐分子”,成功解救“人质”。这名上士就是该大队突击手肖茗丹。

  走下演训场,肖茗丹摘下头盔,一股热气在头顶上升起,她甩了甩头发,嘴边露出一丝笑容。

  “战场上没有性别之分,当兵就要准备打仗。”入伍10年来,肖茗丹以不服输的劲头,一次次命中“青春靶标”,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演绎了一名特战女兵的人生突击。

  刚入伍时,肖茗丹被分到话务班。2015年年初,刚转中士不久的她,听说部队要成立女子特战班,毅然决定报名参加,通过层层选拔考核后,终于如愿以偿。

  虽然成为一名特战队员的艰辛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但肖茗丹还是凭借不服输的劲头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战场上,子弹不会区分男兵女兵。男特战队员练什么课目,我们就练什么课目。”为练强本领,肖茗丹在摔擒训练中从给男队员当配手练起。一次次狠狠摔倒,又一次次艰难爬起,她一次次超越自我。

  第一次夜间高空索降训练,在40多米高的高架桥上,肖茗丹咬着牙往下滑,着地后手脚发抖、头皮发麻;为练好“快枪”,肖茗丹反复拉枪机上万次,右手拇指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参加“魔鬼周”极限训练,肖茗丹负重奔袭30公里,把一些男队员都甩在身后。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2017年,在“砺剑”狙击手大比武中,肖茗丹作为唯一参赛的女选手,一路过关斩将,跻身“十大狙击手”之列。2018年,肖茗丹入选猎鹰突击队女子特战大队,成为一名突击手。

  报到第一天,肖茗丹穿上新特战服,贴上印有“猎鹰突击队”字样的臂章,再在脸上斜画两三笔油彩,让战友帮忙拍了一张美美的照片。照片里,英气的肖茗丹笑靥如花。

  欣喜总是短暂的,突击专业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加上一些训练课目之前从未接触过,转岗伊始,肖茗丹在训练上吃了不少苦头。

  一次突击演练,肖茗丹乘坐全地形车面对晃动的靶标,怎么瞄都瞄不准,连续射击均未命中目标。性格倔强的肖茗丹主动找到老队员,一口气抛出多个问题:“车辆前进时如何据枪更加稳定?如何在俯角射击和仰角射击中无缝切换?如何在上下颠簸和左右摇晃时做到身动枪不动?”

  “肌肉记忆。”对于老队员们口中简单的答案,肖茗丹深有所悟,要达到这个目标,“不能在静态中精确瞄准,就要在动态中寻找平衡。”在一次次反复训练中,肖茗丹不断地尝试、总结。

  “晃动分为3种情况——车辆抖动造成的纵向晃动、横向晃动和人车贴合度低造成的无规律晃动。我们必须通过分层训练,将难点逐个击破。”肖茗丹在与大队长于明强研讨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可以加装一根背包绳,大幅减少车辆带来的晃动,利用背包绳的柔软性实现以柔克刚的目的。”

  说罢,肖茗丹再次走向全地形车。她挂上背包绳,依托绳子和车顶横杆形成一个三角结构,让枪的下护盖依托在三角结构的下顶点,从而使枪有了软着力点。抬枪、瞄准、击发,一气呵成,子弹正中靶心。未及喘息,靶标闪现。5声枪响,枪枪靶落。那一刻,肖茗丹在这块自己尚未熟悉的训练场上第一次露出胜利的笑容。

  成绩面前永不满足,训练场上时刻冲锋。在随后的训练中,肖茗丹不断给自己加大难度,一些课目的难度甚至超过男队员。

  一次手枪突入识别射击训练中,肖茗丹直接选择越级挑战“最高难度”,令训练场上的队员惊讶不已。按照规定,突击手要快速寻找并记忆“人质”画像特点,并在数秒内记住“人质”长相,在另一个数秒内快速完成破门突入、搜寻目标、识别“人质”、击毙“恐怖分子”等4个步骤。肖茗丹在全部完成这些步骤的基础上,还要求在数秒钟记忆后,增加背记手机号、回答无关问题、完成手枪拆卸等干扰记忆的项目。

  5发子弹,4名随机出现的“恐怖分子”挟持1名“人质”,队员在突击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误伤“人质”。就在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时,只听“砰!砰!砰!砰!”几声枪响后,4个远近不同的“恐怖分子”靶标应声倒地,“人质”安然无恙,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肖茗丹长出一口气,嬉笑着对战友们做了一个鬼脸。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这些年,肖茗丹先后收获4枚“极限训练勇士”勋章,3次荣立三等功,被武警部队表彰为“优秀教练员”。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夕阳西下,结束一天紧张训练的肖茗丹,迎着猎猎作响的猎鹰突击队战旗,行进的脚步愈发铿锵有力。“对我而言,训练就是生活,浑身伤痕,便是我最看重的‘红妆’。”在给母亲的节日祝福信中,肖茗丹这样写道。

图片

“高原红”,最美的青春印记

  与华北的春寒料峭不同,3500多公里外的雪域高原,强烈的阳光倾泻在大地上,仿佛一切都在沉睡。

  “报告参数!”

  “全程西北侧风,风力2级,距离800米,视线良好,可以射击。”

  紧接着便是短暂的宁静。

  “砰——!”刺耳的枪声还在山间回荡,扣动扳机的西藏总队女子特战大队狙击手罗海文的心跳也随之缓缓加速。

  “命中目标!”直到对讲机里传来声音,这位皮肤黝黑,脸颊上带着两片“高原红”的女战士才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我做到了!”眼泪夺眶而出,从打不上靶,到有效射程内弹无虚发,再到成功命中超出狙击步枪有效射程200米的目标,这位身形有些瘦弱的女孩子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4年前,带着对部队的向往,19岁的罗海文剪掉长发、丢掉娇柔,从老家广西河池来到了“世界屋脊”。在新兵营时,罗海文的训练天赋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各项军事训练成绩名列前茅。新训结业时,她凭借优异的考核成绩被西藏总队女子特战大队选中,成为一名高原女子特战队员。

  在强者如云的女子特战大队,不管是障碍攀登等特战基础课目,还是搜索捕歼等技战术训练,罗海文样样都名列前茅。大队选拔狙击手时,她脱颖而出,以满分的成绩成为一名后备狙击手。

  但罗海文的狙击手之路并没有像之前那样一帆风顺。第一次实弹射击,自信满满的罗海文站在射击地线前,装弹、瞄准、击发……行云流水地打完了5发子弹。“应该至少能上4发吧。”罗海文对旁边靶位的战友说。但随后的报靶结果却给了她当头一棒。5发子弹全部脱靶,在所有参与打靶的预备狙击手里,只有她一发未中。

  “这下丢脸丢大了。”那一刻,她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垂头捏着自己的衣角。

  这次脱靶给了罗海文不小的打击,但也让她彻底明白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并非那么容易。

  此后,为了练就过硬的基本功,罗海文吃尽了苦头。一年多的时间里,罗海文先后进行了潜伏、耐力、记忆、狙击心理素质等数十个课目的训练。除此之外,她每天还利用课余时间练习穿针、钻米,每次练习下来都感觉眼球很酸,手指头也因钻米变得血肉模糊,创可贴成了随身必备之物。

  每天在高原强烈的阳光下训练,罗海文原本白皙的皮肤很快就变得黝黑。她的衣柜里,也曾摆放着隔离乳、防晒霜等防晒用品,后来她发现这些都不能挡住紫外线的侵袭,索性也就不擦了,任由两片“高原红”爬上自己的脸颊。选取士官后,罗海文第一次休探亲假时,以前的同学们差点都没认出来这个黑黑的女孩,“管脸干什么,能打得上靶才叫有脸。”罗海文说。

  在一点点的积累下,罗海文的狙击水平终于走在了全大队的前列。然而,在一次演习中,导调员将本应设在550米距离上的目标靶设置到了680米,而该型狙击步枪的有效射程仅为600米。

  面对突发情况,罗海文犹豫了。“没有把握一定不能扣动扳机。”作为狙击手,“万无一失”的信条让罗海文选择了向前跃进。但在跃进途中,罗海文和观察员的行踪被目标发现,因此被判定任务失败。

  罗海文十分不服气,找到导调员理论。“如果这是在战场上,任务失败找理由有用吗?”导调员的话让罗海文哑口无言。

  当天晚上,罗海文辗转反侧。“作为狙击手,必须创造一切条件去完成任务。”罗海文咬咬牙,决定用自己的射击水平来弥补枪有效射程短的缺陷。

  武器的有效射程只有600米,要想命中更远的目标,就只能通过一枪一枪地打,练出过硬本领。白天,她经常在靶场上一趴就是一天。晚上,她阅读射击理论书籍,向有着“高原枪王”之称的前辈杨友刚请教,并结合实践收集、整理了近5万字的射击心得和3本理论笔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10月,在支队组织的狙击比武中,罗海文在男女同场竞技的比武场上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个成功命中800米靶标的狙击手,并在接下来的课目中表现优异,最终获得总评第二的好成绩,荣立三等功,并被表彰为年度“四有”优秀士兵。

  一个“兵”字代表着血性和勇敢,“高原特战”更代表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磨砺。虽然4年的高原军旅生涯并不算长,但每天风吹日晒的罗海文已经被深深地刻上了高原的痕迹。

  对于罗海文来说,她的狙击手生涯还只是一个开始,这位高原特战女兵的梦想,在雪域、在高原、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也在手中、在脚下、在前路、在远方,在击中更高更远靶标的执念上。

  这段时间,罗海文正在参加总队组织的狙击手教练员集训,每天跟随杨友刚精练狙击技艺。在高原炽烈的阳光下,罗海文脸颊上的“高原红”更加明显,但她坚信,这两片“高原红”不仅是她心中最美的青春印记,更是她战斗在雪域高原最宝贵的军功章。

图片

柔弱的肩膀,扛起不可思议的重量

  不仅仅是真枪实弹的演训一线,各级指挥机构内,女参谋的身影也日趋活跃。

  “敌情有变,请根据现场指挥员口述,重新拟制作战文书,标绘敌我情况态势图……”日前,宁夏总队银川支队组织季度参谋业务培训,保障部战勤参谋张思羽一人担任文书拟制、军事地形学和作战勤务标图3个课目的教员,为战友作辅导授课。

  “她可是我们支队的‘铁娘子’,拿过总队参谋人员比武第一名。”说起这名身材纤瘦的“张参谋”,战友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两年前,接到被抽中参加武警部队“运筹-2020”参谋人员大比武通知的那一刻,张思羽的脑子完全是懵的。

  “思羽,孩子最近感冒发烧,家里需要你照顾,要是实在有困难就向组织提出申请……”面对家人的劝说,张思羽犹豫了很久。

  “你一个女同志参加武警部队的参谋业务比武,不就是去‘打酱油’吗?”就是这一声质疑,挑动了张思羽的神经。

  “谁说女同志干不了参谋,又谁说女参谋参加不了比武,拿不了名次,我就要用努力证明一下自己。”她暗下决心。

  从接到通知到开始比武,仅有9天时间。她把心一横,将3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老人,全力以赴备战比武。

  一支笔、一台电脑、一套指挥尺、一沓草稿纸,还有一个密密麻麻记满了学习资料的笔记本,张思羽抱着自己的这些“武器”,一头扎进学习室,每天跟着男同志一起加班熬夜,经常奋战到天明。

  “滴答!滴答!”墙上时钟的指针又一次缓缓指向了深夜1点,灯火通明的学习室里,除了键盘敲击的嗒嗒声和铅笔在纸上发出的沙沙声外,静谧得听不到一点杂音。

  刚做完一套模拟题的张思羽伸了伸懒腰,趁休息间隙,拿出手机向丈夫询问孩子的身体状况。

  当得知孩子睡梦中还在叫着妈妈时,张思羽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盯着手机屏幕上一家人的合照,再看看学习室中忙碌着的战友,她知道自己还远没到可以放松的时候。于是,她放下手机,把情绪藏在心底,拿出一张训练试卷又开始埋头计算起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凭着勤于学习、肯于吃苦、善于总结的精神,张思羽快速提升参谋“六会”技能。

  取得收获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辛。第一次模拟考核中,张思羽就在擅长的战术计算中败下阵来。由于误读了题目、算错了数据,成绩很不理想。

  她及时反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还得从基础知识抓起。”

  张思羽一狠心,决定“回炉”深造,对参谋“六会”技能进行全面补课。

  一个好朋友这样评价张思羽:“别看她长得文静清秀,可身上却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2012年大学一毕业,张思羽就申请到艰苦边远的兵团总队工作。部队驻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奎屯在蒙语里是“极寒之地”的意思。参加冬季野营拉练长途行军过程中,面对没过大腿的积雪,穿着早已灌满了雪水的战靴,张思羽凭借顽强的意志咬牙坚持。两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时,她看着茫茫的雪地,忽然觉得一阵眩晕,倒在了雪地里。醒来之后她才得知,自己由于长时间体温过低,加之雪盲症才发生晕厥。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冬天,在严寒下与战友一同在凛冽的寒风中刻苦训练;夏天,在晒得滚烫的地面与战友一同勘察地形,鞋底烫化了,脚底烫红了也没有喊一句疼。治疗的军医感慨道:“真是一个不怕疼不怕苦的‘铁娘子’。”

  后来,每次遇到困难时,张思羽总会说:“军旅让我学会了无论再大的困难,只要咬牙总会渡过难关。”

  拟制文书基础差,她就一份一份地将文书背下来再融会贯通;作战标图不熟,她就左手拿着放大镜、右手拿着红蓝笔一遍一遍地标;识图用图难下手,她就拿着地图驱车前往相应的地区对照地形琢磨地图;战术计算总是错,她就将历年所有试卷都做了一遍……

  得知支队作训参谋李林峰是战术计算高手,每次学习加班,她都会第一个跑到会议室,为李林峰占好位子,然后坐在他旁边“偷师学艺”。

  看到张思羽这么虚心好学,李林峰也倾囊相授,帮她总结战术计算公式大全、参谋业务错题库、战术计算100套经典案例等,解决了战术计算算不快、算不准、易失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张思羽从3000多名比武人员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总队第一名、进入武警部队前100名的好成绩。

  比武结束的那天深夜,疲惫、愧疚和喜悦交织的张思羽回到家中,看着熟睡的儿子,眼泪唰地流了下来。

  “别人都是‘拼命三郎’,可我们的女参谋丝毫不输‘三郎’。”这是该支队保障部部长周峰对张思羽的评价。

  不久前,驻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骤然严峻,张思羽被抽调到疫情专班工作。她二话不说,告别年幼的儿子,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27次专题会议、500多页会议记录、3000多项数据……摆在面前的工作像小山包一样高,可她毫不畏惧,白天协调、晚上加班,咖啡、浓茶轮番上阵,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支队领导表扬:“虽然是位女同志,但张思羽的肩膀总能扛起不可思议的重量。

图片

要是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要成为优秀的军事教练员,需要完善的不只是教学的内容,还要淬炼课堂的灵魂——教学理念……”

  北京总队某训练基地内,执勤十三支队勤务保障大队副大队长汪香云正在与教学骨干们一起分享自己的组训经验。故地重游,让她不由得想起了两年前参加比武时的情景。

  2020年9月9日,为期3天的年度军事教练员比武拉开战幕,106位参赛队员轮番上阵,汪香云作为唯一的女性参赛选手,抽到第二天出场。

  “动作虽然标准,但是耗时太长……”比武第一天,听着评委和专家们的犀利点评,观战的汪香云心气一落千丈。“这样都不行,那我准备的课目岂不是更没戏了……”见比拼如此激烈,她那颗本来悬着的心变得更加忐忑。

  看着夕阳下操场边努力生长的狗尾巴草,汪香云陷入沉思,这次比武机会,自己已经等了整整3年,难道就这样选择“躺平”认输吗?

  2017年刚任中队长时,汪香云就把目光锁定在军事教练员比武上。在她心里,没有参加过比武的军旅人生是不完整的,结果第一次尝试就因惜败于战友之手,无缘参加总队比武。她暗下决心来年再战,岂料随后中队便进入了任务频繁调整期,梦想一沉淀就是3年。2020年8月,汪香云终于凭借战术课目的精彩演示被支队推荐参加总队军事教练员比武。

  追求梦想的道路并非总是坦途。正当汪香云全力备战比武时,配合演示的部分老兵面临退役,只能临时调整参赛课目,而此时距离比武仅剩一周时间。特勤课目没有参考案例,她就自己写教案、设计展板、制作视频短片、自制沙盘教具,白天铆在训练场上,带着示范分队一点一滴抠动作;晚上伏案学习室,加班加点背记理论完善教案……

  没承想刚走上比武场,现实却给她浇了一盆冷水。加之理论考核的成绩并不理想,重重压力叠加得像一块石头横在心口,压得汪香云几乎喘不过气来。

  夕阳为随风摇摆的狗尾巴草披上一层金色的光晕,汪香云看着虽然渺小但却努力生长的小草,想到支队领导和中队官兵的期望,那句曾无数次勉励过自己的话再次涌上心头:“不能选择放弃,要顶住压力,要绝地反击!”

  只剩一个晚上了,汪香云把战士们集合到一起,“同志们,我们的教案得改。”临近比武改教案无疑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但战士们都知道,无论什么事,只要中队长想干就一定能成。“明天上午,我们第8个上场,还能挤出点时间。”直到凌晨2点半,汪香云躺在床上,一遍一遍地在脑海里过着自己的指挥动作和跑位路线。

  清晨5时的星星格外明亮,汪香云带着战士们早早地开始演练,几遍下来却总是在环节衔接上出问题。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武,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她拿不准教案改得到底对不对?跑到一边调整好情绪,她继续回到队伍中一遍一遍地磨合熟悉。

  “跑步走!一、二、三、四……”上场前,汪香云深深吸了一口气后,用清脆的口令带着一支训练有素的女兵分队跑上比武场地,顿时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同志们,水无常势,兵无常形。结合我们的任务特点,大家思考以下几种情况如何处置?”汪香云的耳边只剩呼呼的风声,整个世界突然安静下来,她开启了沉浸式教学模式。视频介绍、沙盘讲解、现场演练,指挥旗在她手中灵动飞扬,班小组利用教具分组展开训练,氛围生动热烈而又贴近实战。直到评委喊停,汪香云才回过神来。

  整队,转体,敬礼,汪香云望向评委席等待自己的成绩。不承想,评委们居然全走过来围到了沙盘教具前研究了一番,还询问了制作过程并表示了赞许。

  最终,在这次为期3天的总队军事教练员比武中,汪香云作为106名优秀教练员中唯一的“女将”,在理论测试、编写教案、课件制作、现地教学4个课目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并被武警部队表彰为“优秀教练员”。

  这些常人难以承受的“高压逆袭”经历,在汪香云的10年军旅生涯中并不鲜见。当义务兵时,没能如愿当上特战队员的她在执勤部队变成了特“站”精英,以总队女兵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大学生提干考试;担任新训中队长时,组织实弹射击,她顶着高烧每天从早上5点到晚上10点在靶场指挥,直到第二天凌晨才赶去输液,所带中队被评为先进新训中队,个人荣立三等功;担任中队长时,她把一个任务特殊、建设难度大的中队带成“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在支队,汪香云是官兵眼中的“向阳花”,她爱笑、开朗,总能在高压环境下逆袭翻盘,给人一种温暖、向上的力量,她常说:“人要是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去年年底,汪香云被北京市妇联评为“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大家纷纷向她贺喜时,汪香云却把过去的成绩悄悄放下,开始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评  论:
在战位书写别样芳华
吴重希

  纵览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无论是在烽火硝烟的残酷战场,还是和平年代的钢铁方阵,女兵的身影从未缺席。

  95年前,在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中,胡毓秀、杨庆兰等三十多名同志成为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革命年代,江竹筠、赵一曼、投江八女、红色娘子军等先辈为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新时代,在向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越来越多的中国女兵走上一线,走上战位。

  巾帼不曾让须眉,红袖挽弓竞风流。在新时代的武警部队方阵中,一大批优秀的女参谋、女教练员、女特战队员等接连涌现,她们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家国情怀与青春芳华共振,勇敢担当一线战位的主角。从高原到海岛,从密林到雪原,从繁华都市到风雪边关,她们默默坚守、无怨无悔,年复一年顶风冒雪、日复一日挑战极限,用一串串坚实的忠诚足迹,书写出璀璨的青春诗行。

  无论性别,军人最大的舞台是战场,最高的价值是打赢。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员,受生理条件、社会观念、家庭角色等因素影响,女军人往往需要比男同志吃更多的苦头、克服更大的阻力、作出更多的牺牲。

  抉择面前,你有你的“弱柳扶风”,我有我的“铁血柔情”。最好的年华,不仅要活得激情潇洒,还要活得富有价值;花季的年龄,也不应该只有红毯、长裙和化妆品,还可以有迷彩、战靴和钢枪。在家国和边关的召唤下,她们剪去长发,丢掉娇柔,换上军装,在日复一日的磨砺中,成长为丝毫不逊色于须眉的铿锵玫瑰。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新时代为女军人建功立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祝愿每一名投身军营、矢志强军的女军人,都能在自己的战位上书写别样的芳华。

文字:李海林、赵鑫

朱朝阳、李洋、蒋国语、雷铁飞、马晓宁、李世昭、罗晴对本文亦有贡献


【供图:程子健、张丹、姜佳辰、蒋国语、杨志毅、罗辉波  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关注行业焦点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news/4063.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