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投稿

2020年“百企千店促消费”云南省消费促进月活动启动

2020-09-09 12:21:09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8b58ea3cc3cadb29b04756cebf54dec7.jpg

   世界新闻网(国际记者张春 赵永忠 毕蓉)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九银十” 更是传统消费旺季。9月8日,云南省“百企千店促消费”云南消费促进月活动启动仪式在主会场昆明南屏步行街举行。同时,分会场昆明融创文旅城积善广场、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也同步拉开活动帷幕。

云南“十个新”带动多领域消费热潮

  记者了解到,为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多元的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商务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消费促进月”活动,于9月8日至10月8日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百座大中城市开展“百城万企促消费”系列活动。

2603afe3bd729a59fe6c35eabb87d7b8.jpg

  云南省积极响应,大力营造活动氛围,调动企业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消费恢复增长。本次云南省消费促进月推出智慧消费新体验、夜间消费新场景、餐饮消费新时尚、品牌消费新潮流、农村消费新循环、绿色消费新生活、信用消费新趋势、出行消费新选择、展会消费新平台、康养消费新热点“十个新”专题促消费活动,带动全省掀起多领域消费热潮。

“1+N”系列活动 展现活力五华

  五华区作为主会场承办单位,积极响应国家、省市的工作部署,组织重点企业商家、主要电商平台,共同举办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商品服务同步促销、商旅文游购娱一体的“1+N”系列促消费活动。昆明市五华区城市发祥地和文脉传承之地,今天的南屏街步行街,作为全市商业核心,在现代商业的不断升级和深厚历史文化的融合引领下,迸发出了全新的生机和活力,新业态、新热点层出不穷,成为本地居民购物休闲和外地游客体验云南文化的不二之选。

10fa5c67aeaa12aeea20e3f13c89ec51.jpg

  今年7月国家商务部将南屏步行街正式列为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级试点。本次为期一个月的“乐享消费、美好生活——最南屏”系列活动将实现各年龄段、各消费群体全覆盖,六大板块活动不仅有吃喝玩乐,也有文创升级体验、公益活动系列,为市民及各地游客展现不一样的活力五华;也将助力南屏步行街打造成为传承老昆明历史文化、赋能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建设的街区。

激发夜间经济发展新动能 打造昆明城市新名片

  作为全省标杆,夜间经济是南屏步行街的特色业态之一。2019年以来,按照中央和云南、昆明市关于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的部署,五华区积极谋、大胆试,推动落地见效。2019年10月中旬,南强街夜间示范街正式开街,拉开了全区夜间经济发展的序幕。

b265e394e4167e6e30d73127ec64c923.jpg

  经过近一年的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示范引导思路,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突出特色、注重创新,五华区夜间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形成了“一个地标,六种业态,多片区发展”格局。依托南屏步行街聚集南强街、甬道街、正义路、端仕街等示范街区打造全省夜间经济地标;突出“夜逛格调街巷、夜赏历史文化、夜品特色佳肴、夜购潮品百货、夜练强健体魄、夜宿千年古城”六大业态;坚持业态多元,统筹错位发展,推动夜间经济在全区全面铺开,不断提升大观商业城业态品质,打造了教场中路“蓝花楹大道”,在西北新城形成了以耍街、吾悦广场为代表的夜间消费特色街区。

072307b273725c75f272760ad0824329.jpg

  据悉,通过文化引领、创新机制,五华区充分激发了夜间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繁荣市场、拉动内需发挥了“点睛”作用。下一步,五华区将继续深化文化引领,突出品质提升,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打造更多夜间经济品牌,让昆明新的城市名片更加闪亮。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news/1487.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