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世界观察 > 全球零距离
投稿

德国总理朔尔茨文章:“中国崛起不是孤立中国的理由”

2022-12-09 10:04:52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美国《外交》杂志网站12月6日发表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的文章《全球化转折点:如何在多极时代避免新冷战》。全文摘编如下:

世界正面临一个时代的结构性转折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终结了一个时代。新的大国已经崛起或重新崛起,包括经济上强大、政治上强势的中国。在这个新的多极世界里,不同国家和政府模式正在争夺权力和影响力。
这个全球化转折点超越了乌克兰战争,也超越了欧洲安全问题。核心问题是:作为欧洲人和欧盟,我们如何在日益多极化的世界里做独立参与者?
不接受宿命论观点
德国和欧洲可以帮助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同时又不接受这样的宿命论观点,即世界注定会再次分裂成若干相互竞争的集团。与此同时,我们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竞争中被一分为二的经历让我们对新冷战的风险有特别的意识。
但是,俄乌战争所带来的影响超越了乌克兰的范围。
德国的新角色需要一种新的战略文化,我的政府从现在开始几个月后采取的国家安全战略将反映这一事实。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和我们的盟友必须在欧洲面对哪些威胁,最直接的是来自俄罗斯的威胁。
对于应对这些挑战,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现在是并且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如今,绝大多数德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需要一支有能力、有准备威慑敌人、保卫自身和盟友的军队。
全球化转折点还导致我的政府重新考虑几十年来德国武器出口政策的既定原则。
为了填补德国和整个欧洲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我的政府把燃煤发电厂暂时重新纳入电网,并让德国核电站运行时间比原计划拉长。
达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对于捍卫我们的安全和独立以及欧洲的安全和独立也是必要的。
保持多边主义活力
正如一些人预言的那样,历史并没有随着冷战而终结。然而,历史也不会重演。许多人认为,我们正处于国际秩序两极分化时代的边缘。他们看到即将到来的新冷战——将使美国与中国陷入对抗的新冷战——的曙光。
我不赞成这种观点。相反,我认为,我们正在见证的是全球化一个特殊阶段的结束,是一个历史性转变。这个历史性转变因新冠疫情和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等外部冲击而加速,但并非完全是这些外部冲击的结果。
在全球化的冷战后阶段,中国也成为全球参与者。中国的崛起并不意味着有理由孤立北京或遏制合作。没有哪个国家是其他任何国家的后院——这既适用于欧洲,也同样适用于亚洲和其他地区。在最近访问北京期间,我表示了对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基于规则国际秩序以及开放公平贸易的坚定支持。德国将继续要求为欧洲和中国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与北美和欧洲国家适应全球化新阶段不断变化的现实,过去靠低成本生产商品和原材料实现超常增长的许多非洲、亚洲、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国家现在正逐渐变得更加繁荣,它们对资源、商品和服务有着自己的需求。这些地区完全有权利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并要求依据它们日益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学影响力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不会对欧洲或北美民众构成威胁。相反,我们应该鼓励这些地区更多地参与和融入国际秩序。这是在多极世界中保持多边主义活力的最佳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和欧盟正在投资于同非洲、亚洲、加勒比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扩大现有同这些国家的伙伴关系。
最终,在多极化的世界里,对话与合作必须超越民主舒适区。世界上的“民主国家”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来捍卫和维护一个将权力与规则捆绑在一起、对抗修正主义行为的全球秩序。这一努力将需要实用主义和一定程度的谦卑。
我们还必须避免再次把世界分成若干集团的诱惑。这意味着要竭尽全力,以务实方式和不戴意识形态有色眼镜的情况下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在当今这个紧密互联互通的世界里,推进和平、繁荣和人类自由的目标需要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工具。形成这种思维方式和这些工具最终就是全球化转折点所要求的。(参考消息智库)

7d02a0c0e1d0030062a37e040bf2cd05.jpg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人民声音 关注行业焦点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new/5799.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