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世界环保 > 环保资讯
投稿

期待消费端为双碳时代发力

2021-10-04 09:48:34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世界新闻网讯(半月谈评论员 庄贵阳 窦晓铭)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场深刻的系统性绿色变革,制定双碳整体规划,推进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不仅需要生产端的持续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也需要强化消费者责任。生产端与消费端双管齐下,协调发力,方能奏效。

图片

在武汉拍摄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时信息画面。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消费端减排肩负着平衡经济增长与节约绿色低碳的双重责任。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经济发展带来消费者收入提升和消费需求转变,由此引发生产生活方式、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同时,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民众消费也呈现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黏性特征。如何满足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又不出现供给过剩、如何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又兼顾双碳目标,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消费从需求端影响市场供需关系,可倒逼产业结构转型。一方面,消费者的绿色意识和支付意愿通过消费行为表达。在过往消费习惯影响下,短期内消费量看起来波动较小,但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行为偏好变化不仅会直接影响消费碳排放,也会“用脚投票”转而为绿色生产技术、生产流程、商业模式提供资金,引导和制约企业生产决策。另一方面,实现双碳目标是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持续转型的过程,这需要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在完善制度约束的同时,营造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
消费变革是引导调整供需关系、推动经济社会系统性转型的关键。消费者数量庞大、个体间差异较大且对服务水平存在不同的接受区间,因此,驱动消费领域碳减排除了技术、政策“硬约束”,还应更多依靠新消费热点以及新消费观念、消费偏好、消费方式等公众意识“软约束”。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消费者选择的主导作用逐渐凸显,从消费需求规模和消费需求结构两方面进行合理引导,对于双碳目标实现意义重大。
大众的低碳消费理念和行为主导着市场的价值取向,会成为企业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考量依据。在买方市场,由于商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消费对技术创新的拉动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推动新技术在实验室迭代进步,更会推动技术应用成本的大幅下降以保证其广泛变现。
培养绿色消费意识、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杜绝浪费,都能从消费端拉动碳减排。工业、交通与建筑领域在能源终端消费中占据了绝对比重, 是能源消费重点。交通与建筑领域相当大比例的用能属于消费用能,它们也因此成为引导消费变革的重要角色。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上行压力较大。为了降低碳排放,交通领域电动化、低碳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不仅需要智能驾驶和共享出行等一系列技术创新,更急需能耗改进。除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以降低整体能耗,还须以新能源优势带动乘用车行业转型发展。

图片

志愿者在“碳中和林”进行日常巡查。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建筑也是碳减排的主要责任领域之一。消费端碳减排主要关注建筑运行状况,在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下,除了随手关灯等降低用能的日常行为,还包括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改变建筑的用能结构、提高建筑智能化运行水平,以及推进关键低碳技术应用等措施。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消费者共同参与、主动选择、自觉行动。提升公众认知水平、增进消费者对双碳目标的理解,是消费者转变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碳减排的基础。应关注不同消费群体的低碳实现方式,从气候变化、高碳消费后果等入手进行差异化宣介,并通过配套政策工具,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行为决策。
与之相适应,政府的减排政策设计要兼顾消费侧。单纯通过生产端碳减排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不仅成本高,而且难以覆盖全部排放源,存在抵消减排成果的可能。未来的政策设计需要辨识非低碳消费行为背后的减碳障碍,引导居民形成低碳预期。消费习惯具有刚性,一旦人们培养起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便倾向于长期保持。
还应当看到,人口和消费向中心城市和都市圈集聚的特点日益突出,在可预见的未来,城市居民能源消费成为碳排放的主要增长源,挖掘城市居民消费所蕴含的减排潜力是一个重要议题。目前,在一些以工业为主的城市,仍是生产端的碳排放占较大比重,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将向消费型城市转化。
政策法律等正式制度对低碳消费无疑具有强制性规范引导作用,但包括文化观念、社会习俗、伦理道德等在内的非正式制度因素也非常重要。政府应关注、培育社区和社会组织在推动消费偏好绿色化、消费规模适度化、消费结构非物质化、消费资源可循环化、消费方式共享化中的独特优势。
未来,尤其要激励交通与建筑领域低碳消费。在建筑领域,防止城市建筑规模的非理性高速增长,提倡居民在建筑中保持绿色生活方式。在交通领域,控制个人交通需求的高速膨胀,适度控制小汽车的增长速度,反对盲目追求大排量汽车,鼓励消费新能源汽车。同时,合理优化城镇规划,缩短居民日常工作生活出行距离,为低碳出行提供人性化服务设施。(作者庄贵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窦晓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huanbao/3188.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