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网
| 注册 退出
你的位置: 首页 > 世界法治 > 法治播报
投稿

送钱“亲”,不送“清”,政商关系如此“亲清”?

2021-05-13 16:26:14 来源: 世界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世界新闻网讯半月谈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一种变了味的“亲清”政商关系正在滋生:有的政府官员精通“空手道”,企业给钱送礼就“亲”,不给不送就“清”,亲疏关系明码标价;有的政府官员擅长“金钟罩”,与圈子内的企业相处亲密,对圈子外的企业分得格外清楚;有的政府官员习惯“打太极”“踢皮球”,对企业表面态度亲切,办事却推诿拖拉……

1

给钱送礼就“亲”,不给不送就“清”

在健康的政商关系中,政府官员对所有企业应该一视同仁。然而,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对企业大搞亲疏有别,以金钱来确定与企业的关系是“亲”还是“清”,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就乱办事。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中部某地政商关系中一度有个“潜规则”:给市委书记行贿送礼、陪吃陪喝的企业会被格外关照,有的企业主甚至利用这层关系插手地方人事安排;与市委书记没有利益往来的企业,连正当诉求都会被忽视,“惠企政策”经常口惠而实不至,当地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自然偏低。

收与不收,政商关系冷热不均;收多收少,又是另一番景象。南方去年落马的一位县委书记没有底线、胡作非为,大肆收受企业主贿赂,谁给他输送利益多就给谁项目和优惠政策。

2c33d9cc08601da5e7196bea484c34fc.jpg

↑接受廉政警示教育,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宋为伟 摄

去年底被依法判刑的甘肃敦煌市委原书记詹顺舟心中曾有“一杆秤”,不过这个“秤”不是称自己职责,而是称经济收益。按照不同工程项目的获利比例,他会盘算定下收钱的数目,再以不同方式暗示,直至达到预期。某企业负责人在他帮助下,承揽当地数个工程,获利颇丰,连续几次给詹顺舟送去几十万元,都被借口推辞。然而,一年多后詹顺舟以买房缺钱为由,一次向他索要230万元。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项目给谁不给谁、给到什么程度,一些干部不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而是站在是否于己有利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这是典型的公私不分,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2

圈内“亲”密无间,圈外“清”清楚楚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在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一些干部为掩人耳目,往往以“亲友圈”“同学圈”“老乡圈”等各类圈子定亲疏,圈内圈外两副面孔、两套规矩。

adc8a4aa5e7e3b503171400cec77e474.jpg

在中部某市,当地经开区的负责人与相关企业结成“小圈子”,平日里过往甚密。关系有多亲?据当地纪检监察干部介绍,这位负责人不仅把园区“三通一平”项目私相授受,交给圈内企业做,还在土地平整未完工、未验收、未决算的情况下,绕开集体决策,强行为企业违规支付2000多万元款项。企业获利后,一次性向他行贿500万元。

“对自己不熟悉、不信任的人不收;对直接送钱、送物的不收;对于不太熟悉的人,就利用与他关系特别好的同学代为收受。”这是已落马的山东泰安市委宣传部原部长王永征的“两不收一代收”原则。人前,王永征衣着简朴,一直居住在区直机关房改房,很少出入高档酒店。但对圈内人,小到几万元现金,大到上百万元的房子都来者不拒。

有的不法商人正是看准了一些干部求稳的心理,选择从讨好身边人入手,想方设法入圈、进群。回顾去年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重庆市秀山原县委书记王杰的堕落轨迹,不法商人拉拢的针对性很强,通过陪游、陪吃、赠送礼品,成功安排相关人员进入其妻的“姐妹圈”,最终攻破王杰的心理防线。

一些专家认为,对领导干部来说,把正常的政商关系变成“利益同盟”,利用“圈子”搞腐败,看似隐蔽安全,实际上不过是掩耳盗铃,最终都将被自己编织的“圈子”套牢。

3

态度友好可“亲”,办事含糊不“清”

在工作中,也有一些干部确实不贪不沾,表面态度也很好,但就是工作不担当、办事不利索。从“勾肩搭背”变成了“背对着背”,一些企业主有苦难言。

0936e3383a9347573fd0b3f91662b15c.jpg

一项针对某地惠企政策知晓度的调查显示,当地超过三成的企业对当前惠企政策很少或根本不了解。去年2月,南方某区决定设立转贷基金以解决企业融资难,时隔一年仍未投入运营。一位企业家说,企业可以等干部,但市场不会等企业。同样是优惠政策,营商环境好的地方,干部会主动把政策告诉企业;营商环境不好的地区,这些政策却可能被束之高阁。

采访中,中部地区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负责人向半月谈记者讲述了一桩“正常工作”变“特事特办”的奇葩遭遇: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时,工作人员每次看起来都很热情,就是进度慢,让企业总觉得有“其他工作”没做到位。私下里托关系想请他吃饭喝茶,给人感觉是“油盐不进”,只说“会办好、不用请”,但效率就是上不来。最后是通过上级领导打招呼才办好,变成特事特办,令人费解。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脸好看、事难办,背后既有作风不实的问题,也有担当不足的问题。两年前,南方一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与当地供销社一家全资子公司合作,为加快发展,希望获得供销社融资担保支持。“前来考察的领导当场都对项目予以肯定,也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散了会就没下文。后来企业再去找,总得不到答复,项目搁浅至今。”这位企业负责人说。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表面态度好,实际办事难,责任人受到惩罚较少,对营商环境影响却很大。治理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好差评”、圆桌会等机制畅通企业监督反馈渠道,完善民营企业权益维护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容错机制,免除干部解决问题的后顾之忧。

讲好全球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本文地址:https://www.sjxwnet.com/fazhi/2424.html 责任编辑:张春
更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世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三组广告 模板库 共展蓝图
关于我们 | 世界观察 | 新闻 | 世界娱乐 | 世界书画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19-2025 世界新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报业(延安)新闻培训学院南充基地 证字第RS20230602014号 民航通(无)企字第04159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 蜀ICP备20000730号-2